新闻
中国节能网

钢企“走出去”如何攻破低碳壁垒?

   2015-11-26 中国冶金报 2890
核心提示:我国"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的高碳特征非常明显。尤其是对全球产出量第一、出口量第

我国"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的高碳特征非常明显。尤其是对全球产出量第一、出口量第一的我国钢铁产品来说,存在的高碳问题尤为突出。当前全球低碳经济潮流兴起,必将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低碳经济下扩大钢材出口面临诸多障碍

低碳贸易壁垒增多,出口贸易风险增大。

随着低碳经济潮流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各国针对高碳钢铁产品设置的贸易壁垒显著增多。早在2009年,美国便颁布了《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该法案规定自2020年起,将对所进口的高碳产品征收边境调节税,即我国钢铁出口贸易中所谓的"碳关税"。该法案以低碳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此项规定一经实施,便会对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美国造成重创。除美国等发达国家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致力于以低碳环保的名义加重贸易壁垒。此举将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造成不小的冲击。

短期内生产和出口成本上升,出口压力增大。

近年来,国际贸易中对钢铁产品的低碳要求也日益严苛,导致我国钢企的出口压力增大。为维持和增加钢铁产品的出口量,我国钢铁企业只好大力研发新技术、改进生产设备,以期能生产出达到国内节能减排目标和国际贸易中碳排放标准的产品。而这一举措将导致钢铁生产中的研发投入和生产工艺更新成本大幅上升。

尽管从长期来看,降低钢材产品的单位生产能耗将有助于钢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但从短期来看,研发及工艺更新带来的高投入将导致吨钢生产成本和出口成本大幅上升,使得钢铁产品的出口价格优势相对减弱,出口压力将显著加大。

对碳关税及贸易壁垒认识不足。

低碳经济的兴起使各个国家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其钢铁产品技术含量高,能满足低碳经济的要求。而我国尚有不少钢铁产品难以满足低碳经济的要求。于是,某些发达国家开始设置与碳排放相关的贸易壁垒来限制进口其他国家的钢铁产品,以保护本国的钢铁产业发展。

如目前,英国对超过70000种商品标注碳标签。碳标签的设置目的就是阻止那些在生产过程中达不到发达国家碳排放标准的商品进入英国。此外,英国的做法在欧盟市场得到一致认可,导致我国钢铁产品对欧洲出口压力骤增。然而,我国钢铁企业对国际贸易中与钢铁出口相关的碳关税及贸易壁垒认识不足,尤其是当我国钢铁企业遭遇不公正的反倾销指控时,往往因不熟悉相关国家的反倾销法律法规或慑于高额的维权成本而选择放弃法律应诉,导致一些国家针对中国钢铁产品的反倾销指控频发。

产能压缩与低碳升级存在巨大成本支出。

在低碳经济潮流下,大部分以粗钢生产为主的钢铁企业不得不走上以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能的转型升级之路。为倒逼国内钢企加速技术创新进程,2015年2月4日,国家出台了新《环境保护法》。据权威部门估算,目前,我国约有70%的钢企难以达到新《环保法》的低碳标准。为达到标准,钢企为此将付出900亿元~1000亿元的投资。显然,新《环保法》的出台意味着低碳理念已转变为约束、规制和倒逼钢企转型升级的具体政策,钢企为达到具体低碳标准将在产能压缩和低碳达标的技术升级中付出更高成本。

节能减排依然存在诸多技术"瓶颈"。

突破节能减排相关技术"瓶颈"成为"十二五"钢铁产业以节能减排助力低碳发展的重要难点。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在钢铁产业节能减排中的贡献率高达40%~60%。然而,我国在钢铁产业节能减排的转型升级中依然存在诸多技术"瓶颈",这些"瓶颈"几乎涉及钢铁生产的所有环节。

据统计,目前,我国关乎钢铁产业低碳升级的多项关键技术尚不成熟。特别是我国烧结生产设备落后、工艺稳定性差对节能减排技术的效能发挥造成了不小的制约,且对于烧结低温烟气余热利用、高炉渣、钢渣显热回收利用及焦炉荒煤气显热、烧结与焦化烟气显热回收利用等,我国目前也缺乏成熟有效的技术。

低碳经济下如何提升我国钢铁产品出口竞争力?

充分认识低碳贸易壁垒,健全国内钢铁产业的低碳生产技术标准。

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钢铁出口企业因难以达到低碳标准而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为此,钢铁企业要及时把握各国制定的低碳经济规则及相关的低碳贸易壁垒政策,按照目标市场的要求建立企业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更新的具体目标,进而生产出符合目标市场低碳化标准或低碳贸易壁垒要求的钢铁产品,增强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国内钢铁出口企业要在积极限制、淘汰落后钢铁产能、降低钢铁生产的单位耗能的前提下,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加快实现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低能耗、低排放的生产技术标准。只有这样,才会突破国际贸易中的低碳绿色壁垒。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更新国内钢铁生产装备及工艺。

目前,我国钢铁生产的低碳技术还不是十分先进,引进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是迅速提高钢铁生产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吨钢生产能耗并突破国际市场低碳贸易壁垒的捷径。

例如,2014年10月,鞍钢集团与德国钢铁产业巨头蒂森克虏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在化学工艺、采矿选矿设备、物料搬运设备、矿渣粉磨系统、煤炭化工、废水资源利用、钢铁、汽车零部件制造等多个方面开展系统合作。项目引进国外高端热镀锌板生产技术生产高强度、高品质汽车用板及热成型镀锌产品,设计年产能为45万吨,产品主要定位在高端汽车板领域,质量和规格要争取达到国际一流水准。该项目不仅有助于鞍钢集团优化产品结构、加速转型升级,且能有效提高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确立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培育核心竞争力。

当前,大部分钢铁企业都将战略重点放在扩大投资上,结果导致钢铁产业出现产能过剩。随着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进,钢铁企业应当将发展方向定位在低碳绿色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上,提升中国钢铁产品达到乃至超越低碳贸易壁垒的市场竞争力。钢铁生产企业应当加快建立完善的低碳产业链,实现采购、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全链条低碳化。如嘉禾制造所产的五金机械过去都是高能耗、高排放的低附加值产品,随着国际钢铁出口市场碳排放贸易壁垒的增多,为了突破出口困境,嘉禾制造确立了低碳发展目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装备及生产工艺,逐步将产品的碳排放标准控制在国际出口市场碳排放壁垒标准以内,使得该企业五金机械的出口量逐年增加,出口效益也得以显著提升。目前,嘉禾制造不仅成为国际出口市场行业标准的引领者,而且在诸多产品生产中拥有具备国际低碳化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

倒逼企业提升能源利用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低碳经济的兴起,使得各个国家都开始注重节能降耗,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其优化升级。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国内广大钢铁企业也在致力于产品的升级转型,以期将高碳低端产品转变为低碳高端产品。

据统计,2014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所属会员企业共计产钢65767.27万吨,同比增长1.65%。当年,钢协所属会员企业的能耗总量为29973.3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49%;吨钢综合能耗达到584.70千克标准煤,同比降低1.22%。这些数据说明在低碳经济发展趋势下我国重点钢铁企业的节能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长期来看,钢铁产能将逐步被压缩,出口结构将得到优化。

当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钢材出口国。据统计,2014年,我国钢材出口总量为9378.38万吨。在低碳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逐步淘汰钢铁产业中的落后产能,推进钢铁产业由以低端钢材为主向以特种钢材为主的转型升级,将是未来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钢铁产品的出口结构也将在此过程中得以优化。

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进中国钢企"走出去"。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的"一带一路"战略,也为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契机。虽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在钢铁产业发展方面具备一定技术及管理优势,基本可以达到乃至超越相关国家的低碳排放要求,但从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趋势看,中国钢铁企业仍需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下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机遇,特别是通过第三方市场的方式,实现与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优势互补,并到沿线目标市场或原材料产地共同投资建厂,更快地提升我国钢铁产业的低碳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