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不要夸大“机器换人”带来的阵痛

   2015-11-26 西安日报2810
核心提示:加工制造业让东莞成了世界工厂。但近一年来,衰落与危机成了外界新加给其的标签。面对现实困境,东莞官方开始大力度推进机器换人运动。按相关

加工制造业让东莞成了“世界工厂”。但近一年来,“衰落”与“危机”成了外界新加给其的标签。面对现实困境,东莞官方开始大力度推进“机器换人”运动。按相关报道,市政府设立了东莞市“机器换人”专项资金,从2014年起每年出资2亿元,连续3年共6亿元支持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最高补贴比例可达设备总额的15%。

世界在变,中国在变,就拿东莞来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其他城市数倍于东莞的土地资源优势,北上广深等中心城市和自贸区的“磁吸效应”,制造订单的“去中国化”趋势等,都将是东莞“成长的烦恼”。面对用工荒等困局,东莞主动选择了“机器换人”。可以预估的是,这也将是更多劳动密集型城市接下来转身的必选路径。

怎么看待“机器换人”这个选择呢?在传统制造业转型、世界经济面下行的双重压力下,这个选择,很容易被贴标签为“倒闭潮”蛊惑人心。客观地说,厂房撂荒长草的也不是没有,但这一轮“机器换人”,更多还是积极意义上的大势所趋。今天的工业4.0绕不开工业机器人的支撑,同样,《中国制造2025》也离不开人工智能为核心。事实上,据新战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26.4%,中国增势最为迅猛,达55%,年销售5.65万台左右。理论上说,“机器换人”之后,企业人工成本与管理成本可能会大幅下降,而终端用人市场的倒逼,必然会促使产业工人适应数控要求,提升劳动技能,进而获得更体面的劳动价值兑现。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舆论关切的,是机器换了人,人往哪儿去?

悲观主义认为,换人之后,“打工者就像流通不出去的货币”。因为企业倒闭或换机器而“剩余”的劳动力,确实会遭遇短暂的迷茫期,职业没了,保障没了,方向也成了问题。不过,也许我们还要看到相对的利好:比如时下的人工智能,还处在初级阶段,还需要人来控制,在精度等问题上,还需要人来校准。更重要的,在于下面两个层面:一是分工精细化,能部分解决制造专业化带来的岗位问题。就像一部手机,生产线的工人越来越少,但它从贴膜到移动电源等,周边产品与服务却越来越丰富。制造业既有环节需要的人,肯定会呈现减少趋势,但制造业的链条却在精细化的趋势中延伸并拉长。二是伴随着实体经济转型,劳动技能培养的转型,也可以相得益彰。比如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鼓励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人与市场更近一点,就不怕岗位太空悬。

“机器换人”开始了,没有人喊“预备起”的口令。劳动者倒无须太过悲观,因为,中国的人口红利时代即将终结,劳动力越来越昂贵、越来越稀缺。最关键的,是公共服务部门,须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把就业上的结构性问题解决好了,“机器换人”所带来的就业阵痛,起码并不会如金融危机年代那么复杂、那般沉重。信心是个虚量,但很多时候,它一如实体支撑般要紧。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