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步伐,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问题,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作为国务院办公厅10月份印发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配套文件,《指南》对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为量化的指标,为进一步加快我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能够加快燃油替代,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指南》测算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超过500万辆,其中电动公交车超过20万辆,电动出租车超过30万辆,电动环卫、物流等专用车超过20万辆,电动公务与私人乘用车超过430万辆。
《指南》测算数据显示,2015-2020年需要新建公交车充换电站3848座,出租车充换电站2462座,环卫、物流等专用车充电站2438座,公务车与私家车用户专用充电桩430万个,城市公共充电站2397座,分散式公共充电桩50万个,城际快充站842座。
然而,与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相比,充电基础设施在国内外均处于起步阶段,且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建筑物及配电网改造、居住地安装条件、投资运营模式等多个方面,利益主体多,推进难度大。
对此,《指南》梳理了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面临的六大难题:首先,电动汽车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动力电池及充电等关键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不同技术方案对应的充电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增加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难度。
其次,充电基础设施与电动汽车发展不协调,部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不合理,设施通用性较差,都造成充电基础设施的利用率较低。
第三,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例如在私人乘用车领域,大量停车位不固定的用户不具备安装条件;对于具备安装条件的用户,存在业主委员会不支持和物业服务企业不配合的现象。
第四,充电服务的成熟商业模式尚未形成。在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共充电服务领域,商业模式探索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电动汽车数量少、设施利用率低、价格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充电服务企业普遍亏损。
第五,充电基础设施标准规范体系有待完善,已颁布的部分技术标准未严格执行,造成不同品牌的电动汽车与不同厂商的充电基础设施不兼容,充电便利性大大下降。
第六,部分地方政府对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配套支持政策,在城市建设及相关规划中对充电基础设施考虑不足。
“充电基础设施数量的不足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至今无法大规模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消除‘最后一公里’焦虑,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崔东树认为,进一步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加快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紧迫任务,也是推进我国能源消费革命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只有大力发展充电基础设施等相关配套设施,才能使得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各项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及技术进步。
科学预测目标明晰
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是电动汽车普及的重要保障。《指南》提出,根据需求预测结果,按照适度超前原则明确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指南》明确,优先建设公交、出租及环卫与物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充电基础设施,新增超过3850座公交车充换电站、2500座出租车充换电站、2450座环卫物流等专用车充电站。
同时,在居民区建成超过280万个用户专用充电桩;在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写字楼、工业园区等单位内部停车场,建成超过150万个用户专用充电桩;在交通枢纽、大型文体设施、城市绿地、大型建筑物配建停车场、路边停车位等城市公共停车场所,建成超过2400座城市公共充电站与50万个分散式公共充电桩。
此外,在城际高速公路服务区,2020年之前形成“四纵四横”(四纵:沈海、京沪、京台、京港澳,四横:青银、连霍、沪蓉、沪昆)城际快充网络,建成超过1000座城市快充站。
记者注意到,为了推动目标实现,《指南》提出,各地要将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的有关内容纳入城乡规划,完善独立占地的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同时要加大用地支持力度,简化规划建设审批,加大物业协调力度。
而此前在江苏常州召开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成立暨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郑栅洁表示:“从地方政府层面来看,目前已有10个省市出台了充电基础设施的相关政策,有15个省市出台了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的政策,希望其余省加快这方面的研究和政策力度。”
据郑栅洁透露,国家能源局下一步要加大工作力度,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规划编制和落实力度,做实做细规划,明确年度实施计划,落实责任主体,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实现规划目标;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和落实力度,各地和各有关方面要加深对政策的理解,准确把握并出台支持政策,用好用活并落实政策;三是加大运营服务和管理力度,满足用户需求,各充电设施运营商要大力推进“互联网 充电基础设施”,提升充电设施运营服务质量;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