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济南从传统工业城市逐渐迈入“智造时代”。计算机功能的加速完备,随着“虚拟现实”概念的火爆,使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升级逐步推进,济南再次站在了“机器换人”和智能装备输出的双重“风口”上,如何在产业革命新时代孕育出“机器人济南模式”,实现从“济南制造”到“济南智造”的升级,是这个时代给济南带来的新命题。
济南把握智能制造契机
当下,智能制造趋势势不可挡,市场潜力不可限量。济南作为中国传统的制造业城市,也是北方机器人产业的先行城市,能否在产业革命新时代把握这一趋势并加以利用,对于产业转型升级来说至关重要。
近年来,凭借着深厚的产业基础,济南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涌现出代表企业约30余家。从行业分布看,这一产业涉及数控加工机床、机器人装备、电子工业专用装备、纺织装备、制鞋装备、线缆装备、包装印刷装备、塑性成形与加工装备和家具制造装备等十多个行业。就产业布局而言,济南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已形成了区域性集聚,主要以高新区和国有企业为主。
“哈工大、上海交大、吉林工大等知名大学与我市试验机公司、爱通机器人、丰汇设备公司深度合作并成立了相关实验室,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据济南市经信委装备产业处处长岳双荣介绍。
自2014年起,济南市信息通讯国际创新园与德国合作交流,把德国“工业4.0”概念引入济南,并与德国3S公司、山东大学机器人中心及全国机器人创新联盟展开合作。目前,济南高新区正在加快打造“山东省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该平台投资1.2亿元,将学、创、研、产、用连成一个完整产业链,形成了业内最系统的产业发展优化平台。创新大多是逼出来的
对于机器人产业的大行其道,亨利·福特在工业革命初期就曾有过语言,“每次只需要一双手,来的却是一个人。”但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美国的大型工业化生产很早就计划运用机器人,但其机器人产业发展一直并不理想。这是由于美国是世界发达经济体当中人口唯一还在维持正增长的国家,经济政策更加偏向就业,人口就业率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和普及形成矛盾,工厂的公会和工人不允许机器人把饭碗抢走。 反观日本,工业机器人产业世界领先,是因为社会更早步入老龄化,没有充足人口和劳动力进入工厂生产。以安川电机和发那科公司为代表的日本机器人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今天,已在全球持续辉煌近40年,但这并不代表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就能持续这个产业的辉煌。
有关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工业机器人在市场推广的最大阻力来自成本。简单算一笔帐,以200万元一台的机器人为例,若10年折旧报废,一年成本20万元,大约相当于5个工人的工作量,若工人工资一个月3000元,机器人的成本和工人成本几乎相同。劳动力成本和费用优势不是压倒性的,对于广大工厂来说,这个价格并不能欣然被选择。因此,民营企业发展机器人产业,在大部分情况下往往缺少社会资金进入和政策支持。
济南中润自控设备有限公司便是这样的代表,据总经理王炎回忆,2011年1月,聊城的一家面粉深加工客户建议他做码垛机器人,因为原有生产设备和人工越来越难以满足生产需求,王炎着手市场调研。同年5月,公司意外签下一单,为济南军区某部队仓库处于瘫痪状态的搬运机器人维修、改造、升级,从此踏上了机器人研发之路。“机器人是涉及多门学科的高科技产品,但并不神秘,关键得有大资金支持,所以机器人本体生产厂几乎都是大集团,其中不乏上市公司。我们小企业资金有限,只能搞点特种机器人,得有自己的特色才行。”王炎特意挖来专家搞研发,终于在2012年5月研制完成第一台码垛机器人样机,测试效果远远高于预期。
据了解,目前国内只有负重300kg以下的码垛机器人,负重400kg以上的只有日本的发那科、安川和欧美的库卡、ABB等企业,其中库卡机器人为多关节通用机器人,中润公司生产其负重1.5吨,号称世界上负重最重的机器人。技术具备优势,但资本跟不上,成为目前机器人研发和生产企业的通病,再加上经济形势下行,市场也并不乐观。
“机器换人”需多方支持
要让“济南制造”向“济南智造”转变,从而惠及制造业转型,这需要体量庞大的资金作为匹配。如何让政府与民间形成合力,实现产业与金融的结合,是济南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从德国、日本这些国家的经验来看,“机器换人”之所以能在制造业普及,融资租赁这一资本运作方式帮了大忙。济南的中小企业众多,中小企业由于资信和资产结构等问题,往往很难从银行直接获得贷款融资升级设备。若把融资租赁视为“机器换人”的标准配置,不仅有利于解决企业的融资难,还有利于解决企业对智能装备更新换代的主动权。
有相关业内人士建议,以“政府引导、多元出资、专业管理、市场运作”的模式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创业投资,一方面可以使有限财政资金在效力和额度上得到双重放大,促进实现产业资源、资金力量、技术创新的有效配置和集结。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济南成为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连接的、在全国有示范意义的、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的重要投融资区域,这对于济南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的双重意义。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怎样让产品方便、实用、科学,更符合人机工程学,怎样更具备卖点,就需要工业设计来挖掘。因此,工业设计是做硬件设计的,没办法做内部核心软件。“技术差不多,品牌差不多,产品千篇一律,那么大家就只能打价格战。但是通过设计出更漂亮、更实用、独一无二、超越消费者期待的产品,企业就有了定价权。”岳双荣说,在工业设计领域有个估算:每在工业设计上投入1块钱,平均会带动1.7万元的销售收入。一些世界知名品牌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它们对工业设计重视和投入高,像通用、飞利浦、老板等品牌,已将工业设计运用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