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中国激光3D打印带头人”王华明当选院士

   2015-12-08 泸州新闻网3140
核心提示:昨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通过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提名和院士提名,经过两轮评审会议、各学部初选和全体院士终选等程序,7

昨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通过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提名和院士提名,经过两轮评审会议、各学部初选和全体院士终选等程序,70位新当选院士脱颖而出。其中,出生于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有着“中国激光3D打印带头人”称号的王华明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

“感谢家乡人民对我的关心和关注,感谢家乡对我的培养,我将继续钻研科学技术,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自己的努力!”昨日下午,泸州新闻网记者拨通王华明的电话,代表家乡人民对他表示热烈祝贺。电话中,王华明院士一口纯正的家乡话,亲切地和记者聊了起来,显得相当谦逊和低调。对于荣誉,他不愿谈得太多,他说,关键还是静下心来,努力把工作做好,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王华明目前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泸州市高端装备制造及新材料专家顾问,由他指导并研发的新能源新材料3D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可实现用激光直接制造金属大型复杂构件,让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掌握“飞机钛合金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及在飞机上装机应用技术的国家。

不忘初心 放弃优越条件毅然回国执教

今年53岁的王华明,出生在合江县先市镇的农村,是恢复高考后入学的第三批大学生。1983年,王华明获四川工业学院(现西华大学)机械系铸造专业学士学位,1986年获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铸造专业硕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矿山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2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后出站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同年,他被德国洪堡基金会授予“洪堡研究奖学金”,成为该校第一位“洪堡学者”赴德深造。

1994年,王华明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执教。据了解,王华明回国时没有向学校和系里提出任何要求,回国工作后也未向学校谈过“条件”,一直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工作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工作第一线。对此,王华明坦诚,学成回国,报效国家,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记者了解到,这位从泸州农村走出去的院士,如今有多种身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防科技工业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应用中心主任、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航空材料与结构首席科学家,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创新团队和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国防973项目首席、北京高校教学名师,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航空报国金奖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第四届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

刻苦专研 国产大飞机C919有他的功劳

一束激光,有规则地在金属材料上游走,游走的线路上,金属神奇地“生长”,这是他最得意的科研——激光3D打印技术。2003年,王华明的首个激光合成零件就实实在在地装上了飞机,这是一个发动机舱用的钛合金关键接头。从那以后,激光璀璨的亮光让王华明看到了它迷人的前景。

这些年来,王华明把工作当作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和放松方式。他长期从事大型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和激光表面工程技术研究,率先突破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高性能难加工金属大型复杂整体关键构件激光增材制造工艺、成套装备、质量控制和工程应用关键技术,开拓机械装备严酷环境关键摩擦副零部件激光熔覆金属硅化物高温耐蚀耐磨特种涂层新领域,成果在飞机、导弹、卫星、航空发动机等装备研制和生产中工程应用。

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机头钛合金主风挡整体窗框,尺寸大、形状复杂,是空间双曲面构件,国内的飞机制造厂用传统方法无法做出,只有欧洲一家公司能做出来,但光每件模具费就要价50万美元,而交货周期还要等两年。2009年,王华明团队仅仅用了55天时间,就将钛合金主风挡整体窗框做了出来,而且零件成本还不足欧洲锻造模具费用的十分之一。大型客机研制中央翼一号肋钛合金上缘条,传统锻件毛坯重达超过1600公斤,而采用他们研发成功的激光直接成形技术制造出的精坯重量还不到137公斤,节省钛合金90%以上,切削加工重量还不到锻件的5%。

此外,王华明发表SCI收录论文180余篇,第一完成人获部级一等奖以上科技成果奖励4项,其中“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成果获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回报家乡 建工作室促科技发展

王华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泸州的骄傲,而他对家乡也有特殊的情感。

据《泸州日报》报道,去年3月13日,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一行考察参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希望,能够与北航加强校地合作,促进科技转化,支持泸州经济发展,并聘任王华明教授为泸州高新区顾问专家。

去年,王华明回泸实地考察了泸州高新区、长液公司、川南机械厂、长机公司等,与泸州市级相关部门、泸州高新区及有关企业负责人,就激光增材制造、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方面进行了座谈交流。通过座谈,对王华明工作室建设及研发课题进行深入交流,达成了初步意向。随着工作室的建设运行,将进一步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产业研发能力及产品科技含量。

泸州高新区负责人介绍,激光3D打印技术具有不需要模具、多材料应用、流程短、低成本、对构件复杂形状及结构无限制等优势,新技术让制造大幅提速10倍,它在高性能新材料制备方面拥有巨大潜力。“可能以后飞机发动机也就是这样做出来的,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当中的一个符号。”王华明说道。

院士印象 老师眼中的他没有架子多年未变

“王华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祝贺他,这太不容易了!他一直勤奋好学,给我写了很多信,每次回合江都要来看我。”昨晚,记者拨通了王华明高中时期的班主任李缉熙的电话,79岁的他在电话那头高兴不已,连声叫好。

李缉熙老师表示,王华明是合江先市中学高中七九级的学生,那时候班上有32名同学,有7人考上大学,王华明就是其中一个。“我是他们的语文老师,也是他的班主任。当时,他家境贫寒,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父母都是朴实本分的农民,家里的兄弟姊妹也多,吃穿都很节俭。高中三年住校,一直享受最高等级的助学金和生活补助。”在李缉熙的印象中,王华明不是班上最拔尖的学生,但却非常刻苦,勤奋好学,不善言谈却乐于助人,和同学的关系也很融洽。

“高考时,王华明并没有考上一流的大学,但他的后劲很足,进入大学后,从来没有放松过学习,书读得越来越多,知识越来越渊博。”李缉熙老师说,王华明在德国留学期间,获得了最高的奖学金,德国方面挽留他,但他执意要回国,“他说是祖国培养了他,他要回来工作,报效祖国”。

在李缉熙的书柜里,还保留着王华明给他写的一大摞信。李缉熙老师告诉记者,王华明毕业30多年了,一直称他为“恩师”,无论是读本科、研究生还是博士,以至于后来做博士后,到德国留学、回国工作,这么多年一直坚持书信来往。李缉熙说,只要王华明回泸州期间有空,都要亲自去他家拜访。“他上高中时的朴实,到现在都没有改变,一个大教授,有时回来穿一双胶鞋,没有名牌,没有架子,和普通的市民没有什么区别。他多次邀请我到北京去玩耍,但我年岁已高,一直走不开。他经常说,恩师不去北京,有些遗憾。有一次来我家坐了坐,临走时悄悄给我留下一个红包……”

同学眼中的他 勤奋好学,低调不张扬

“王华明和我是老乡,他老家在后坝村,我老家在新店村,挨得很近。”泸州日报社印刷厂厂长梁明高,得知王华明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第一时间给他发送了祝贺短信。梁明高说,他与王华明是先市中学的高中校友,关系不错,只要有机会都会一起聚会。今年春节,两人还在合江县城喝了两杯小酒。

“他学习很刻苦,理科成绩好,但那时还不算拔尖。”梁明高说,王华明在校时生活节俭、朴素,这个良好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在泸州公安部门工作的鄢德良和王华明是高中同学,在他的印象中,这位高中时貌不惊人的同学,勤奋好学、低调,从来不张扬。即便现在是国内一流的专家,仍然平易近人,同学之间的感情没有改变过。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