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制造强国、佛山探路——中国制造2025对话世界新工业革命”跨国大调研活动正式启动。
近日,佛山正式提出争当“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这是佛山制造在“中国制造2025”和全球“新工业革命”大背景下的全新定位思考。今日启动的大调研活动力求为佛山在“十三五”期间加快迈向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找寻路径、寻求对策、凝聚共识、提振信心。
如今,转型升级中的佛山制造正在与新一轮的全球化之间彼此相嵌相融、演绎全新故事。志在打造“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的佛山,更需要进一步走进、融入全球制造业第一线,在新的国际坐标中与世界“对表”、与“强国”对标。
全新故事 做佛山大镇的“高级生意”
35年前,佛山以加工环节切入全球产业链条,以产品参与国际化。35年后,土地优势和人口红利已经逐步消失,佛山制造正在聚集设计、科技、营销等新要素资源重新参与全球化的产业链分工。全球新工业革命已是“佛山大镇内正在发生的未来”。
“这里的市场令人羡慕。”12月7日,美国人约翰端着咖啡站在顺德北滘怡和中心20楼窗前,眺望远方。作为一个有着近30年工作经历的工程技术专家,来到中国原本是散心的他在短暂的打工经历后,看到佛山乃至中国广阔的市场,决心留在这里发展。
为此,约翰开设了佛山市约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专门为企业提供机械可靠性维护培训。令他没想到的是,公司一炮而红。“没想到有这么大的市场。”约翰说,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用以确定资产预防性维修需求、优化维修制度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对于企业对质量与利润的把控有重要作用,世界500强制造企业都在应用。但目前在中国还只算是刚刚起步。如果所有佛山企业能够应用,将对佛山制造业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取得优势起到重要作用。
与约翰相比,日本人芦川正幸显然更加“老资格”。从位于南海的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第一任总经理,到南海驻日本招商顾问,他与佛山的联系多达10年。
如今,他正在积极推进本地民营企业与日本中小企业的“相亲”工作。双方若顺利“坠入爱河”,便能在中国开展合作业务。在芦川正幸看来,佛山的这种变化是必然,他说,35年的量变后,应该是质变的时候了,这种质变的发生将在佛山参与全球新工业革命的时候同步发生。
35年前,佛山以加工环节切入全球产业链条,以产品参与国际化。依托廉价土地和劳动力所造就的比较优势,以佛山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通过承接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平台,造就了高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
35年后,土地优势和人口红利已经逐步消失,而日益成熟的企业已不再满足于仅仅以代工方式参与国际分工,一方面是利润日益微薄难以维系经营,另一方面是更具比较优势的替代性市场已经出现,两者都倒逼着企业必须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聚集设计、科技、营销等新要素资源重新参与全球化的产业链分工。
这样的趋势也正带领着佛山的大镇参与到全球新工业革命中去,“全球新工业革命已是”佛山大镇内正在发生的未来“。”顺德企业家刘鑫称。
正是如此,如今,过去往来于佛山进行产品采购的客商当中,多了如约翰一样做佛山大镇的“高级生意”人。他们不再是采购商,而是围绕技术合作、人才合作等新领域、新平台、新载体与佛山进行合作。
12月7日,德国人沃纳来到杏坛一家企业洽谈一桩技术转让生意。他说,过去他更多的是谈购买机器,现在的佛山企业越来越看重的是技术转让。“这确实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远渡重洋的“采购商”,如今已转变为融入佛山的“高级生意人”,折射出来的不仅是佛山一个时代的变迁,更是佛山制造迈向新发展强有力的一步。
对标强国 悄然改变的考察路线图
德国的“工业4.0”战略,美国的“再工业化”探索,日本的智能制造之道,以及以色列创新创业体系,这些都是佛山政商两界近两年来热衷的海外考察对象。当佛山全力从“制造”向“智造”迈进时候,对外寻求制造业的先进模式,已经逐渐成为政商两界的共识。
不仅仅是越来越多做“高级生意”的人来到佛山,放眼全球,佛山与国际之间的合作正越发紧密,当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人才与平台与佛山产业碰撞并发生裂变,“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首先出现的就是佛山各界前往外国考察的新趋势。记者了解发现,仅仅在今年下半年,佛山政商界就组织多次国外考察。其中6月份由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区邦敏率队的佛山商务考察团去到法国和德国,随行的还有佛山50多家企业的负责人,这些企业更是占据了顺德半壁GDP。
在随后的8月,佛山机器人产业创新协会与南海都市型产业协会等也带领19家企业去到日本进行商务考察交流,主要针对环保和机器人产业;而在11月,由南海工商联和南海区人才办联合主办的企业经营哲学培训班也来到了日本;如果再往前追溯,南海企业家在2013年和2014年就分别去到了美国和德国进行商务考察培训。
事实上,当佛山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制造业中心开始全力从“制造”向“智造”迈进时候,对外寻求佛山制造业升级的路径早已成为政商界的共识。
在众多考察对象里面,德国作为最早提出“工业4.0”战略的国家备受关注。其强大的机械制造和自动化工业决定了其在制造业的领先与优势,以西门子的无人工厂等为代表的“智慧工厂”和“智能生产”成为德国推进“工业4.0”的重要代表。
当然,探索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国家不止德国。在美国,“工业4.0”的概念更多地被“工业互联网”所取代,这一概念同样倡导将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形成开放、全球化的工业网络。与德国相比,美国提出的工业互联网更加注重软件、网络、大数据等对工业领域服务方式的颠覆。与德国强调的“硬”制造不同,美国更加注重“软”服务,包括软件和互联网经济等。
而在亚洲,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家也十分重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包括在3D打印、人工智能产业、柔性生产等方面也有很大的领先优势。
相较之下,以色列相对较晚进入佛山的视野,但其节能技术、环保产业,还有其风险投资和创业扶持体系则足以让佛山羡慕。作为全世界创业公司密度最高的国家,以色列全国共计4000多家创业公司。据统计,2014年以色列高科技行业的688家公司共融资34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显然,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战略、美国的“再工业化”、日本的智能制造、以色列的创新创业,还是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揭示的是世界强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共同趋势:制造业必然朝着智能互联的方向发展。
与发达国家通常先实现工业化,再推广信息化不同,目前佛山更多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把2.0、3.0、4.0“并联式”发展。而对标强国,未来佛山无疑将引进更多高精尖技术,极大加速提升制造业水平。
向“一线”出发 佛山制造新使命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佛山的城市焦点和核心命题。如果将时间轴拉长,从工业转型升级动员大会、“佛山制造2025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出台到发起中德工业城市联盟、举办互联网+博览会等一系列盛事,其背后都共同指向一个发展命题: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佛山的城市焦点和核心命题。在“十二五”即将结束“十三五”拉开帷幕之际,十八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集结号,不久之后,中央又频频释放出“供给侧改革”的重大经济信号,强调优化结构,提高有效供给。在此背景下,作为中国制造重镇的佛山于近日首次提出了“十三五”五大领域的新定位构想,明确要加速迈向中国制造业的一线城市。
佛山要如何打造国内制造业一线城市?目前佛山的产业结构仍以传统制造为主,虽然体量较大,但集中度不高,处在产业链低端,整体创新能力不强。从工业转型升级动员大会到“佛山制造2025行动计划”等,今年以来,佛山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希望通过政策引导为产业的由大变强“添柴加火”。
“还是要多走出去看看,学习全球先进经验。”但这在日资企业——佛山阿波罗环保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钟耀武眼中还远远不够。在企业家们的眼中,佛山制造还需要更进一步走进、融入全球制造业第一线,进而强大自身。
可喜的是,如今,佛山视野正在进一步打开,他们希望在与国际对标中确立自己的升级方向和开放体系。
今年,若论佛山产业界的一件年度盛事,莫过于9月份“互联网+”博览会上“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高峰对话。众所周知,德国一直是全球制造业品质的标杆,而中国则是规模和市场的代表。在佛山这个中国制造的前沿阵地、中德合作的示范地区,借着互联网+佛山的契机,“质”与“量”进行了越洋万里的握手,并留下了一批丰硕的成果。
就在博览会活动的当天,来自德国工业4.0代表团等8家机构及企业,与佛山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同意建立合作机制,佛山企业提供机械制造、精密制造、生产自动化方面的技术支持。世界会展业巨头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更与佛山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作为对标国际的重要一环,佛山牵头组建,并联手其他10座城市正式启动了中德工业城市联盟。该联盟将以中德工业服务区为依托,重点将在经贸拓展、产业合作、资本投资、教育培训、文化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实现联盟城市间的优势互补、抱团发展。
在此推动下,佛山作为广东国际合作的窗口和洼地效应也日益彰显。不久前,省商务厅正式宣布与佛山顺德携手共建“广东国际合作区”。该合作区将在创新投资促进模式,推动产业高端化;突出直接合作,建设中欧会展基地等六大领域进行全面推进全省国际化合作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