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李想的车和家还遥远 这有更好的“小而美”电动车

   2015-12-09 第一电动网2760
核心提示:看李想的长微博,有感而发,写了两篇娱乐性的预测稿。想必小而美也是多年来,我一直想干的,所以才多了一点感触,那么小而美的车到底应该怎么

看李想的长微博,有感而发,写了两篇娱乐性的预测稿。想必“小而美”也是多年来,我一直想干的,所以才多了一点感触,那么“小而美”的车到底应该怎么造呢?这次不做预测了,谈谈自己对这种产品的认识,权当抛砖引玉吧。

诚如前文,“小而美”定位于城市、或卫星城镇的短途通勤车辆,做为公共交通的末端接驳和延伸,一般而言在50km半径的活动范围之内(如果把他看成家里的一个房间,就相当于以家为中心的距离延伸,家的延伸,这是不是李想“车和家”的本意呢?)。这类泛电动交通工具的需求发展起来有两个原因:除了交通和环境的拥堵以外,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由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业态等科技和行业的迅猛发展,正在将时间和空间碎片化,将传统的行政、商业、服务、社交去中心化,保证了,除去商务、旅游等行动以外,一般性的生活需求在50km的范围内都可以得到满足。那么人们关于交通出行工具选择的观念必然也会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人们对交通工具的形式的多样性、适用地域、功能、乘坐时间、产品的使用寿命等都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需求。如果仅仅将他看成一个简化版的汽车,是一个绝对误导性的错误。

脑补一下这些画面:

我的车只在我家周边100公里的范围内使用,结果车上考虑了越野性、通过性、还有各种复杂路况..........

我的车最多1小时就到了目的地,结果好多结构和功能考虑了连续使用10小时的状况........

其实我真的想说,不到1小时,车上就是放个板凳坐着也不会太累,结果上了厚厚大海绵.........

就我家周边的环境,你设计到100km/h以上,我也用不上啊,平均60就谢天谢地了..................

其实我使用这个车频率和累计时间和摩托车差不多,搞到30万公里还不坏,我其实早想换个新款再拉拉风了。

balabala..........................(ˇ?ˇ)想吐槽的其实还有很多。

我能使用这个车,代表了我的生活方式,我的生活方式代表了我的收入和审美观念,这么多不同地域,不同需求的人都需要自己想要的产品,怎么办?加上电动车的技术也在迅猛发展,快速迭代,客户审美观点等也在改变。今天像汽车那样去搞那种大规模投入,搞规模化生产,然后靠大批量的销售去平衡前期投入的方式,注定搞不好这种“小而美”的车。搞不好,前期的设备、开发、产品都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沉没成本,从而压垮创业者的信心。谁能最快速的弄清市场定位,能最快速的搞懂客户体验,然后最快速的将这种响应反映到产品上,并最快速的迭代推出产品,才有可能成功。有些汽车人要讲了,你这是纯胡搞,车的开发是有固定套路和标准和流程的,不是你想做就能做。是的,我想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搞不出好的产品,不客气的说,那几个干代步车的传统主机厂(不点名了)为什么做不过你们眼里渣一样的山东的厂家?

我想说的是多品种、小批量、面向客户定制生产才是“小而美”应该的生存方式,不仅仅是车“小而美”,设计开发生产销售的模式都应该“小而美”。那么电动车能不能做到呢?试想着这么一个场景:客户在体验店,体验完毕产品以后,提出自己的使用要求,诸如“我每天就是社区周围活动,50km里程就够了”,“我家周围很堵,速度50就好了。或者我是90后,我想速度80以上,酷一点”,“我喜欢那个黑色的保险杠”之类等等,体验店将需求传到厂家,设计人员根据这些,匹配相应的电源包,电机包,控制包发到体验店,由体验店的技术人员将响应的功能模块安装在标准车身上,按不同的价格交付给客户。又有人要讲了,电机、电控是核心零部件,怎么能这么儿戏。其实客户不管你核心不核心,我只关心,你能带来的结果。对于客户来讲,电源、电控这些完全就是黑箱化的功能件,我不用关心具体的功能也不关心具体的结构,我才不信你懂你电脑上的主板是怎么工作的。

试想一下,当年你买组装机的情景吧,选好机箱,玩游戏的选好显卡,做设计的选好CPU,一般打字就最便宜配吧。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有能力搞出好的车身平台后,这就是机箱,把那些电器功能分门别类的整合在一起,比如控制器、充电机、DC打成一个包,给客户留下标准接口就好了,客户想装都装不错。如此一来,迭代开发的基础就有了,因为最不好搞的车身和底盘平台不会大动,剩下一门心思搞好集成和动力性能匹配,“小而美”一代、二代、三代都能定人群定地域去投放了,甚至可以发给客户去DIY,客户体验的数据信息也就随之而来了,只有这样客户才能真正参与到车的设计开发之中。李想不是担心电动车的售后没有钱赚吗?那就拿到设计方案上去赚好了,说不定大家更愿意掏钱(免费创意啊,有心者得啊)!另又有人要讲了,胡搞,不同的动力匹配影响底盘结构,好吧我“小而美”的车,你纠结这个质心变化,那个NVH的,犯不上。乔布斯搞了个不能换电池的苹果,还不是照样抢着排队买吗?!如果有一天,电动车也不能换电池,到期换新车,千万不要惊讶,在电动泛交通工具的产品上,一定会有这一天的!

其实这是一个以客户为本的,从开发到生产到销售的新的商业模式,注定与汽车截然不同,如何建立身份识别制度,把那些不同生活方式的用户纳入进来、管理起来,同时快速反应到产品上去,这个值得进入这个行业的人三思而后行。严格按汽车的方式投资生产去做,注定干不出颠覆性的产品,颠覆性的行业。

最好还是要强调,本文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与车和家没有任何联系。之所以写这些,是一个电动车从业10年多的人,单纯的梦想着有一天真正能够百花齐放,不要整天只把眼睛盯在高速低速、正统草根、铅酸锂电上互相白眼,还是把眼光对准客户和市场去是正解。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