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河北省承德县西大山已是雪色茫茫,浓雾弥漫的山间不时传来一两声鸟鸣,仿佛在提醒深入大山的路人已进入雪域无人区。就在这如童话梦境般的西大山中,有一群来自湖南送变电的特高压建设者们踏冰卧雪,坚守400多个昼夜。追随着他们的脚步,笔者走进大山,探寻着这群建设者与西大山的“冰雪奇缘”。
零下20摄氏度作业,施工机械寒夜披棉衣
锡盟至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电力工程6标的一座张力场坐落于绵延30多公里的西大山山沟里,这里被当地村民称为雪山禁地,地形复杂,气温极低。陪同笔者进山的是该标段的安质部负责人沈新发,他告诉笔者,如今工程已进入放线阶段,因为地理环境因素,大山里的气温比山外要低5摄氏度左右,特别是进入冬季施工期后,山间5级的刺骨寒风,加上漫天的鹅毛大雪,工地气温直指零下20多摄氏度,严寒俨然成为如今工程建设最大的拦路虎。
抬头张望,早上8点的天空却只泛着微光,张力场却已是机械轰鸣,与呼啸的寒风彼此应和。施工队员不停在笔者身旁穿梭,而他们冻得发紫的脸庞和手背上密密麻麻的冻疮却格外刺痛笔者的心。沈新发说,在这样的气候下连续施工,即使给施工队员配备了当地最好的防寒衣物,也依然抵挡不住严寒的侵袭,如今施工队带病作业的人员已有半数之多。
“这样的天气,不仅人没法适应,机械也不例外。”沈新发指了指正在工作的几台张力机,自放线施工以来,在极寒条件下如何保障机械的正常运转成为了施工队最大的难题。每到傍晚散工,施工队员给张力机搭上暖篷、盖上帆布、披上棉被的情景成为了西大山里最特殊的一道风景。“机械晚上受了冻,白天就罢工,它们可从没在这种天气下干过,而咱们也只能用这种土方法照料这群‘孩子’。”一位老师傅一边介绍着大伙寒夜养护张力机的心得一边动情的说到。
17座护线岗伫立山腰,铁军精神感动阻工山民
举目而望,西大山的缭绕云雾中耸立着17座铁塔,周围悬崖峭壁、茂林丛生,这也是给施工队的导线展放带来了诸多难题。
由于工程地处特殊的地理环境,铁塔多立于悬崖之上、且张力场转向角度大,线路展放容不得半点差池。为此,锡山特高压6标的项目部决定在每一基铁塔附近设立护线岗,全程监护导线上塔,而这些岗哨隔山向望,环境则更加恶劣。
从山脚到护线岗,最远的要经过近3个多小时的攀爬,这里没有空间搭设防风帐篷,很多时候甚至没有落脚之地。
从沈新发的介绍中笔者得知,为了配合导线展放工作,监护人员拂晓就要开始爬山奔赴监护岗位,清晨是山区气温最低的时候,当张力场发出放线信号时,对讲机里时常是他们一边哆嗦一边喘着粗气传来的一声“准备就绪”。对于监护人员而言,这些护线岗是西大山最严寒的地方,但也却是监护视野最佳的场所。
“山区防火森严不能生火取暖,在山间监护只能靠搓手跺脚保持体温,呼一口气瞬间变成冰渣落在手上,而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时常要坚持近8个小时。”沈新发用近乎悲沉的语气告诉笔者,有一段时间工程面临阻工困境,但当阻工山民看到护线岗监护人员冻裂的双唇时,只留下了一句“你们真不容易”便默默的离开了……
50余份夹冰午餐索道送达,雪地感受家的温情
采访临近正午,施工队的小伙子热情的招呼笔者吃饭,笔者看到,离张力场不远处的一条索道上挂着数十个铁桶,而此时的施工队员正有序的从铁桶内拿出一个个盛着饭菜的保温桶。
西大山交通不便,人工及马队根本无法进行施工运输。为此,项目部采用了索道技术运输施工材料和生活物资,对于西大山里的施工队员们来说,贯穿全线的20多条索道是工程名副其实的“生命线”。
“来,这是你的盒饭,有点凉,可别嫌弃。”一位老师傅笑着递给笔者一个饭盒,而笔者却怎么也拧不开盒盖。老师傅见状笑了笑,从我手上拿过饭盒用勺敲打着盒盖,一层薄冰落了下来。由于气温极低,为了保障施工队员能吃上热乎的饭菜,项目部配备了保温桶,可即便如此,过于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原本热腾的饭菜已只有余温。老师傅边吃边告诉笔者,自己还在读大学的女儿最喜欢雪,他时常拿出手机拍下工地的照片发给女儿,而妻子从家乡捎来的辣椒酱则是他每日必备的下饭菜,用他的话说,辣椒里有家的味道。
笔者手记:你在南方的艳阳里温暖如春,我在北方的寒雪里施工作业。西大山里的特高压建设者用一份独特的情怀叙写着这份“冰雪奇缘”,面对这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与困苦,他们只是将此埋于心间。风雪里的咬牙坚持换来的是特高压投运后万里晴天,尽管如今的西大山里寒冷依旧,但却因他们的坚守平添了一份别样的温情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