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国家节能减排手段:靠价格机制鼓励燃煤机组环保升级

   2015-12-14 中国经营报2710
核心提示:在雾霾的笼罩之下,接连两条关于调整上网电价的消息引发了电力和环保市场的热议。一条是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将下调,预计全国平均降幅每千瓦时3分

在雾霾的笼罩之下,接连两条关于调整上网电价的消息引发了电力和环保市场的热议。

一条是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将下调,预计全国平均降幅每千瓦时3分钱,从2016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

另一条则是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实行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电价支持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对2016年1月1日以前已经并网运行的现役机组,对其统购上网电量加价每千瓦时1分钱(含税);对2016年1月1日之后并网运行的新建机组,对其统购上网电量加价每千瓦时0.5分钱(含税)。

两条消息均涉及燃煤发电上网电价,这一升一降释放出的信号显然是目前依靠价格机制鼓励燃煤机组进行环保升级已经成为国家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很显然,第一条下调上网电价的决定来自于我国长期实行的煤电联动政策,煤价下跌幅度过大,而各地GDP的走低,让地方政府希望通过降低电价来缓解工商业的盈利压力。

但煤电联动以年度为周期,因为2015年已经调整过一次电价,所以本次电价调整的时间点被定为2016年1月1日。

此前的2015年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按照煤电联动机制,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平均每度约2分钱。

据估算,如果上网电价下调3分钱/千瓦时,对电力行业的影响非常之大,仅五大发电集团利润将至少损失500亿元以上。

而第二条消息则是对于拥有超低排放的燃煤电厂显然是利好的。

在12月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家决定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并要求对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要加大政策激励,改造投入以企业为主,中央和地方予以政策扶持,并加大优惠信贷、发债等融资支持。此项要求出台一周后即宣布上网电价上调,从某种程度上表达了决策层对于燃煤发电改造的重视程度。

虽然这样靠价格调整的方式鼓励电厂进行燃煤机组的升级改造远远要强于直接的行政命令形式,但在目前的电价本身并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这一寄望价格刺激企业转身投资降低排放实施的效果暂时看仍难估计。

近日,新电改六大配套文件出台,虽然最引发关注的是售电侧开放,但是配套文件中,多处以文件形式确定的清洁、低碳能源优先发展被业内视为真正的亮点。

此次针对燃煤发电电价的“一升一降”的区别式调整,显示价格机制仍然是新电改的核心,无论是从要建立独立输配电价体系,还是从厘清现有的电价交叉补贴,抑或是开展输配电电价测算工作等,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建立以市场为主导地位的电价新机制。

因此,有理由认为电价改革依然是主线和利益调节杠杆。

只是从这份文件不难看出,未来电力市场的趋势就是由政府不再做发电计划,而是核定输配电价,电网按照输配电价进行输配电,由独立的交易机构和售电公司进行销售,用户可自行选择购电。

如果这样的电力市场一形成,显然政府不可能再在价格上给予较低排放的燃煤机组和可再生能源机组任何优惠。无论是成本较高的燃煤机组还是长期享受补贴的可再生能源机组都面临着离开政策的庇护直接走向市场竞争。

虽然《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建立优先发电制度的要求,提出了保障措施:要求各地安排年度发电计划时,要充分预留发电空间。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余热余压余气发电按照资源条件全额安排发电,水电兼顾资源条件、历史均值和综合利用要求确定发电量,核电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兼顾调峰需要安排发电。

但是别忘了,由于经济下行,电力需求并不紧张,“电荒”已经数年未见,而“弃电”、“窝电”现象却成为长期困扰清洁能源的顽疾。

一旦形成自由选择的市场,即使清洁能源和排放较低的机组被安排优先发电,但在价格上没有足够的优势,或者用电企业能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这些成本较高的机组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到了那个时候,政府也不可能再走回头路,通过调价的方式来支持清洁能源和低排放机组。

事实上很多清洁能源企业已经感觉到了压力。因为对于像光伏、风电这样的行业来说,中小企业占大头,做到平价上网已经是不小的挑战,很多企业都得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成本。在进入市场竞争之后,再让他们在产品上有价格优势几乎不可能。

超低排放机组也是一样的处境。前两年,五大发电集团纷纷开始投资开发“近零排放机组”,耗资之巨让业内咋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虽然近两年热度稍退,但关于超低排放机组的成本和技术问题一直被反复争论,如果进入市场竞争,这些机组究竟能否在竞争中胜出也很难说。

兴业证券分析称:据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测算,实现超低排放,发电企业平均每度电的成本增加了0.025元,按照全国平均发电成本0.35元,火电平均上网标杆电价0.4元测算,新增成本占单度发电利润50%。此次补贴政策有利于减少企业改造阻力,但尚不足以完全覆盖超低排放带来的成本缺口。

目前,除了优先安排发电之外,在已经出台的电改方案和配套文件上,还没有看到对于清洁能源和超低排放机组的支持政策,或是对购买这些机组电量的用户的补贴优惠政策的细则。

当政府的价格“红包”走到尽头,如何保障这些被寄予希望驱散雾霾、节能环保的机组在市场竞争中存活值得关注。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