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为控制全球气温和温室气体排放设定一系列目标。大量专业人士认为,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将推动世界转向更为清洁的新能源。
新能源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传统化石能源面临着“化石燃料时代的终结”,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牵扯到数万亿投资与数百万工人的就业,传统能源行业能否全面转向新能源?
国家支持新能源全面挑战火力发电
当地时间12月12日当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议》。《协议》确定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的目标,并提出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新协定还指出,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不少环保组织和政界、商界人士预计,巴黎协定设立的这些目标将促使全球转向更为清洁的能源,可能预示着“化石燃料时代的终结”。
在此之前,就有国家能源局官员表示,中国的能源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2030年前后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力争尽早达到峰值。
而眼下,中国66%以上的一次能源消费依赖于煤炭,70%发电来自火电。换言之,无论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15%,还是2030年达成20%,都意味以煤炭为“口粮”的火电即将全线沦陷。
据和讯河南了解,为保证新能源占比的提升,我国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几经修订,出台在即。在国家版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出炉之前,各地在环保和绿色绩效考核的压力下,已经陆续出台地方版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规定。
日前,豫能控股总会计师王重香曾对记者表示:“正式的配额制文件还没有出台,但行业内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说法,火电企业可能要推行配额制度,如果想取得一定的火电发电量的话,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否则火电的发电量会受到限制。”
煤炭时代的终结?
记者了解到,即将陷入绝境的煤炭行业已经在熊途狂奔许久。
由于煤炭需求放缓、国内煤炭供需关系依旧严峻等各方面因素叠加。2015年12月9日,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371元/吨。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透露,今年以来,动力煤价格下降超过三成,煤炭价格已经跌回2004年末的水平。煤企前三季度应收账款为3868亿元,创历史新高。
另据煤炭资源网统计,目前动力煤和炼焦煤亏损面按产能分别达到89%和91%,而按矿井个数达到96%和84%。其中,山西和内蒙各主要矿区吨煤平均亏损约90元/吨,除神东和大同外其他4个矿区亏损面均为100%,即使盈利最好的煤矿吨煤利润也仅有约20元(如神华部分矿井)。
“没有市场的产品注定要淘汰,注定要转型转产,靠等、靠要政策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2016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上说。
三万亿投资六百万工人转向新能源?
关于煤炭行业将如何转型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我们要有充分准备,清洁能源不仅将占有能源消费的增量,而且要越来越多的顶替存量。”
连维良还为煤炭企业指明了方向:“对于下一步将关闭的煤矿,可考虑将发展清洁能源作为其转型发展的重点方向。”
据资料显示,仅自2006年2014年的八年时间里,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就达3.1万亿之巨,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共有行业从业人员611.3万人。
如此庞大的产业,想要全面转向新能源或许并不容易,从节能减排开始,逐步转型或许也是方式之一。
日前,神华集团董事长张玉卓做了“煤炭清洁利用及其路径”的演讲,豫能控股董事长郑晓彬也曾对记者表示:“我们年初在长垣投资了两台66万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机组采取了国家最先进的超低排放技术,也叫近零排放技术。就是说烟雾、粉尘、二氧化硫、碳氧化物都低于天然气发电的直接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