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应对气候变化 呼唤全球能源互联网

   2015-12-17 国家电网报1640
核心提示: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近日落下帷幕。大会达成的历史性协定对控制全球温度上升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对清洁能源发展给予史无前例的重视。

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近日落下帷幕。大会达成的历史性协定对控制全球温度上升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对清洁能源发展给予史无前例的重视。这就需要以大规模消纳清洁能源为己任的全球能源互联网以更快的速度推进。

巴黎当地时间12日晚,有关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安排的《巴黎协定》,历经13天和近200个缔约方密集谈判,终于破壳而出。有评论称:为了达成这个协定,全世界已经等了40年。

那么,这份历史性的协定和你有关吗?答案是肯定的。这份影响未来数十年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协定,将对全球能源电力行业、用能单位和每一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全球能源互联网因其对大规模消纳清洁能源和控制温度上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必然要加速推进构建。

地球进入“退烧”疗程,化石燃料时代渐行渐远

研究显示,目前全球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大约1摄氏度。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征兆。

为此,《巴黎协定》决定彻底扭转气温上升的恶化趋势: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争取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协定还指出,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有人称,此举意味着地球进入“退烧”疗程。

根据这份雄心勃勃的协定,国际环保组织对化石能源的发展普遍做出了悲观的预测。

绿色和平组织总干事库米˙奈杜不无夸张地说,协定的目标“将在煤炭企业董事会会议室和石油出口国宫殿中引发恐慌”。而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与能源项目负责人萨曼莎˙史密斯则评价:《巴黎协定》传递了一个强有力信号——“化石燃料的时代即将结束”。推动金融公司放弃对化石燃料投资的机构350.org执行董事贝维则明确表示,1.5摄氏度的温度控制目标“标志着化石燃料时代的终结”。

事实上,化石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饱受化石能源燃烧之苦。1952年,英国爆发“伦敦雾霾事件”,4天时间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目前,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也正饱受化石能源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每年秋冬季节,中国东中部多座城市雾霾严重,甚至从卫星图像中“消失”。印度的情况比中国更加严重,在全球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印度占了13个。要扭转环境污染局面,向化石能源说“不”已经迫在眉睫。

此次《巴黎协定》签署后,各界人士普遍认为,人们“看见了全球转向可再生能源的曙光”。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称协定向各国政府、企业和投资者发出“明确信号”:“全球经济从以非清洁能源驱动向可持续增长的转变,正在坚定且不可避免地进行。”墨西哥前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说:“从现在开始,精明投资者的资金将不再流向化石能源,而是更为清洁的能源……”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明确指出,《巴黎协定》传递出“全球将实现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积极信号”。

实际上,这一转变已经露出苗头:发达国家市场的煤炭价格由于污染防控措施严格等压力,已经暴跌;英国仅存的一些深井煤矿由于太阳能设备日益普及,面临关闭;而美国、德国、中国等不少国家近年可再生能源设备急剧增长。

中国在巴黎大会召开前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到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正如参加了本次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史军所说,现在大家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未来社会肯定是低碳、生态、绿色的,低碳发展本身正是新经济的机遇,谁先到达这个社会,谁就掌握了先机。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中国智慧”——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那么,清洁能源能否担起满足全球用能需求、应对气候变化的重任呢?

完全可以!全球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中,水能理论蕴藏量超过100亿千瓦,陆地风能理论蕴藏量超过1万亿千瓦,太阳能理论蕴藏量超过100万亿千瓦,仅开发万分之五就可以满足人类社会能源需求。因此,中国能源电力专家指出,在能源开发上,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能源供应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问题,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

如何解决全球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问题呢?在这次气候变化大会前的联合国发展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贡献了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中国智慧”——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

全球能源互联网对实现本次《巴黎协定》提出的全球温控目标,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能源互联网基本建成时,全球清洁能源供应总量可达240亿吨标准煤,二氧化碳排放可控制在115亿吨左右,约为1990年的一半,能够保障全球能源供应,实现温度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

不难发现,如果要实现协定中的温度上升控制目标,就必须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在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技术革新论坛”上指出,要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摆脱化石能源依赖,必须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那么,如何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呢?刘振亚认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未来,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总体可以分为国内互联、洲内互联和洲际互联三个发展阶段。全球能源互联网将依托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和智能电网技术,形成连接北极地区风电、赤道地区太阳能发电和各洲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中心的总体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设想。目前,世界大电网互联加快推进,已形成北美、欧洲、俄罗斯—波罗的海三个特大型互联电网,欧洲超级电网、东北亚互联电网、北非向欧洲输电的“沙漠计划”等互联计划正在积极推进。这些都将成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洁能源全球“上网”,电网准备好了

全球能源互联网实质就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对电网提出的技术性要求,一方面是创新特高压技术,另一方面是创新智能电网技术。

在这两方面,电网都准备好了吗,技术和实践可行吗?

对于北极、赤道地区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必须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特高压送出。在这方面,中国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技术上的可行性。

2009年,世界首条商业运营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在中国诞生。打开如今的中国电网建设地图,特高压这个电压等级最高的“老大哥”的身影无疑是最显眼的,“三交四直”建成投运,“四交五直”正在建设,16个特高压工程如巨龙横贯东西南北,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已显雏形。目前,规划中的准东—成都、准东—华东特高压电压等级已经达到±1100千伏。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