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昆明:向“老外”借钱整治入滇水环境

   2016-01-19 人民网 1920
核心提示:滇池治理项目的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各级政府部门的一个难题。殊不知,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已经摸索出了滇池治理项目融资的一条

滇池治理项目的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各级政府部门的一个难题。殊不知,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已经摸索出了滇池治理项目融资的一条“新路子”。2007年9月,随着经开区利用外国政府贷款项目管理办公室(简称外贷办)的成立,申请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的漫漫之路也由此开始。

为获得国家认可

加班加点调整5次项目方案

2008年,经开区提出在156.6平方公里的区域范围内,围绕3条河道分成3个水流域来做,研究其排水基础设施的建设,结合削减主要入滇河道污染的目标,围绕最大的宝象河、马料河进行水环境综合整治。

此外,还规划建设一座水质净化厂,同时配套建设污水的收集管网系统,除了在已建的道路建设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外,增加140公里的污水管网,并建设中水深度处理设施,配套中水管网,按照这个规划,预算总投资需要18亿元。

资金从哪里来?时任经开区滇管局副局长的赵健蓉提出,利用6000万欧元的德国政府贷款弥补一部分资金缺口。于是,为了申请到德国政府的贷款,外贷办的全体工作人员开始了紧张忙碌的工作。

当时,整个国家每年德国贷款的额度只有4.5亿欧元,其中有3亿欧元是用于高铁、铁路建设上,而只剩下1.5亿欧元可以倾向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经开区想要争取6000万欧元的贷款,项目必须好之又好,当时的竞争非常激烈。

为了争取到项目资金,经开区外贷办工作小组赴北京汇报项目。听到汇报之后,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均认为项目很有实施的必要性,但是他们提出,要将项目拆分成水质净化厂的建设与水环境综合整治两个项目。要求在10天时间内重新调整出方案,再谈融资的事情。

为了尽快做出项目拆分的调整方案,外贷办工作人员开始加班加点修改方案,用了5天时间将方案调整了5次,最终得到国家发改委的认可。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批准“经开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列入2008年国家第二季度外贷备选项目规划清单,利用德国促进性贷款5000万欧元。至此,外国贷款的申请工作告一段落。

项目被德国代表否决

他们连夜付出打了个漂亮“翻身仗”

在一系列的前期工作完成后,2008年11月6日,德国政府代表来到昆明,开始对项目进行评估。谁知,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德国政府代表们在听了汇报之后,因为一些疑问,对这个项目一口否决了。经过协调,德国代表最终答应他们重新调整方案。

顾不上休息片刻,外贷办的工作人员以及经开区各个部门工作人员连夜加班加点赶材料,终于,在第二天8点以前,为德国代表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项目最终通过德国代表的评估,并签订备忘录。在此基础上,“经开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项目贷款也顺利通过评估。

虽然解决了60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6.3亿元)的贷款,但是还有三分之二的资金没有解决,这个钱又怎么来?随后,外贷办工作人员们又用了3个月的时间,与中国进出口银行谈了4.5个亿的贷款。2011年,经过多方努力,他们又争取到了5.4亿元的中央资金和省级财政资金,加上区财政资金的预算,项目的资金已经全部到位了。没有了资金缺口,后期的工作也顺利地开展起来了。

然而,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是碰到了不少问题。在执行到2010年的时候,由于在招投标中,出现低价中标、低价抢标的情况,资金的使用出现了剩余,而外国政府的贷款不能用于拆迁及前期建设,只能使用到工程建设当中。按照国家外国政府贷款的资金管理规定,如果资金剩余了之后就要按照规定上缴。

多年的努力终有了成效

最大限度减少对滇池的污染负荷

贷款拿下来非常不容易,如果再退回去就太可惜了。如何利用这笔剩余的资金呢?他们又想到了一条捷径,那就是调整项目。当时,由于整个区域的发展速度太快,第六水质净化厂出现了满负荷运转,已经没有了扩建的空间了。

而在此时,在宝象河片区普照村附近再建一座水质净化厂,不仅能够缓解第六水质净化厂的压力,还能解决整个片区的污水处理问题。2011年,外贷办的工作人员开始做资金调整,最终做出的投资预算显示,新建这个水质净化厂正好用到2000万欧元的资金。随后,通过了国家、省、市等发改部门的审批,这也成为全国能把剩余外贷资金利用起来的典型案例。

如今,当年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倪家营水质净化厂已经投入试运行。自投产运行以来,至2014年底累计处理污水1303.4万立方米,已逐步形成污水处理、消减污染物、再生水资源利用的生产效能。随着今年年底普照净化厂的投入运行,将彻底解决经开区马料河流域和宝象河流域污水的收集处理问题,经开区内污水实现全处理。

此外,配套污水主干管和污水管网的基本建成,使园区内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处理,配套再生水管网的大部分建成,使再生水的推广利用,节约水资源工作有了坚实基础。河道整治工作也在不断推进中。

如今,经开区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整个区域涉及的企业的污水管网都可以接到市政管网里,最大限度地减少区域内对滇池的污染负荷。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