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民俗旅游区应建垃圾处理站点

   2016-01-25 北京日报 1900
核心提示:据统计,郊区民俗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是非旅游地区的数十倍。北京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局副局长马荣才建议,对民俗旅游区的垃圾,加强区域性垃圾处

据统计,郊区民俗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是非旅游地区的数十倍。北京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局副局长马荣才建议,对民俗旅游区的垃圾,加强区域性垃圾处理设施和站点建设。

目前,全市共有3938个行政村,其中有227个市级民俗旅游村。马荣才委员介绍,随着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农村接纳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生活、旅游、休闲观光,随之带来一系列的垃圾污染问题。

马荣才委员建议,以城市垃圾处理服务体系的标准,健全郊区垃圾处理服务体系。以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益为出发点,加强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以疏为主、疏堵结合。强化规范、高效的废弃物收储运服务体系。

不光是垃圾治理,农村水污染问题也愈发突出。在昨天召开的市政协全体会议上,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总地质师关平委员,代表民革北京市委提出,由于基础设施薄弱、污水处理难度较大,本市农村污水治理仍面临设施运行效率不高、市场化不足、运维费和专业维护欠缺、技术指导缺乏标准、监管缺失等困难,农村污水治理已逐渐成为本市水环境治理工作的短板。

对此,关平委员建议,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污水处理方案。对于居住分散的山区,应选择分户处理技术;对于距离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较近的农村,应就近实现城带村、镇带村,要实现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与处理设施同步建设,并培养致力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队伍。

在农村污水治理资金筹集渠道上,关平委员建议,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专项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经费应纳入市区两级财政预算。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