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储能将纳入国家级规划 储能行业景气度提升

   2016-01-26 前瞻网 2750
核心提示:早前,《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都有了转向规划,而储能专项规划则未被提及。十三五期间

早前,《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都有了转向规划,而储能专项规划则未被提及。“十三五”期间,这一情况将有所改变。近日,媒体报道储能“十三五”规划将纳入《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预计今年3月将会出台。

受此利好影响,我国储能行业迎来发展风口,景气度将会提升。

储能概念与意义

储能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即通过一定的物理和化学手段将电能存储起来。目前抽水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两项储能技术应用已经成熟。随着电池成本的不断下降,大容量电池储能也开始得到广泛关注。

当前我国正遭遇环保与传统能源供应进展两大危机,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成为大势所趋。不过,与传统能源不同,可再生能源存在固定缺陷,如风能、太阳能都有间歇性与波动性的特点,大规模接入电网后将影响电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电网成本也将大幅提升。

电网接纳能力与电网成本是新能源推广的最大障碍,而储能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储能行业发展分析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国储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储能市场的累计装机量为21.9GW,其中抽水蓄能为21.8GW;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106MW,占全球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总容量的12%,相比往年有大幅提升。

近五年,中国电化学储能市场的增速明显高于全球市场,年复合增长率(2010-2015年)为110%,是全球的6倍。我国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市场大发展,是电化学储能快速上涨的主要动力。

从储能的技术路径选择上,抽水储能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规模发展存在瓶颈,而且其无法应用于独立的微电网;而电池储能从规模和使用环境上都有很强的灵活性。在几种电池储能的技术中,目前最有潜力的是锂电池,将是储能发展的主要方向。

储能行业前景分析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随着政策力挺储能,越来越多的示范项目将在中国运行,储能在中国的关注度也逐渐上升,预计到2020年,中国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36.97GW(这其中包括抽水蓄能、储热等技术),占2020年全国发电总装机量1800GW的7.6%,储能发展前景广阔。

其中,电动汽车储能应用、可再生能源并网、分布式发电及微网、电力输配、辅助服务、5个领域仍将是储能未来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值得投资者关注。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