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浙江省三门:深化“五水共治”三门2015年完成20.4公里黑臭河整治提升

   2016-02-12 台州在线 2530
核心提示: 2015年,是各地的五水共治深化年,为切实加强水环境治理,浙江省三门县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战略部署,将黑臭河

      2015年,是各地的“五水共治”深化年,为切实加强水环境治理,浙江省三门县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战略部署,将黑臭河整治提升列入2015年十大民生实事。黑河、臭河、垃圾河,在“清三河”整治行动中,三门县累计发动干部群众10余万人次,清理淤泥、垃圾1.8万多吨,完成20.4公里河道的综合整治提升。一起来了解一下。

三门的石羊溪贯穿三门县老城区和大湖塘新区,总长3.08公里,主要承担着上游区块及溪流两侧雨污收集和排洪功能。常年来,由于河道两岸排污设施不健全,市民日常保洁不及时等诸多原因,导致溪水脏乱黑臭现象突出。为解决这一难题,三门县委县政府将石羊溪整治列为“五水共治”十大首战攻坚项目,首先进行的是清淤作业,累计清理河道清淤1.15万立方米。

治标要治本,由于石羊溪水体污染大多源自河道两岸居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当地相关部门对河道两侧15米范围内的违章建筑及畜牧养殖进行了全面清理,对南山路至岭枫公路段未截污的区块进行截污管道铺设,对溪流两侧污水直排和雨污合排的入污口进行统一截污进入城市管网,实现源头治污。

三门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重点办主任方土:“我们石羊溪的水质从我们原先的劣五类,到目前我们通过检测,已经达到四类水的标准。”

四类水的标准并不是当地对石羊溪改造的最后目标。三门珠游溪9号堰坝工程是石羊溪生态补水工程中的重要一环,三门县有关部门通过建设2.5米高的液压升降坝来拦截珠游溪水流,增加现有蓄水水位高度,从而增加石羊溪引水量;通过对补水渠口进行改造,降低渠底高度,增加补水量,以此确保不断有活水来冲刷河道,改善水质,争取达到三类水目标。

三门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重点办主任方土:“把石羊溪从死水变成活水,原先我们石羊溪每天的补水量是3000吨左右,到目前通过西山翻水坝改造,石羊溪的补水量增加到30000吨到40000吨每天。”

此外,石羊溪改造工程还通过驳岸建设,对沧海桥至大洋桥之间的500多米河岸进行绿化、美化,以打造舒适宜人的河道景观带。我们看到,通过综合治水,石羊溪水质好转,河道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而在过去一年里,像这样得到重点整治提升的,还有梅坑溪、吴岙溪、葛岙溪、大沙港等8条黑臭河。

三门县治污办副主任倪中勇:“一共是20.4公里总投资2000多万,2015年我们最大的成绩也是通过黑臭河,垃圾河的整治提升,创建了省“清三河”达标县。”

河清水美,带来的是一个宜居美丽的新城市,三门对“五水共治”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必将带来群众喜闻乐见的成果。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