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美国再启“双反”调查 中国企业绝地反击

   2014-08-07 中国节能网2950
核心提示:在世贸组织刚刚裁定美国2012年对华光伏“双反”违规后,美国再次启动“双反”调查,初裁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行为。
  在世贸组织刚刚裁定美国2012年对华光伏“双反”违规后,美国再次启动“双反”调查,初裁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行为。

   美国对我国光伏产品启动第二次“双反”调查,无疑刺痛了国内众多光伏企业的神经。包括尚德、英利、阿特斯在内的光伏企业纷纷发表声明,表示强烈反对,并进行绝地反击。

   专家指出,美国商务部这次的调查是上一次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的延续,主要目的是通过遏制中国在新能源市场上的作用来打压中国。

   美国再启“双反”调查
 
   当地时间7月25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初裁结果,认定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其中,从中国大陆销售至美国的产品将被课征26.33%至58.87%的反倾销税;而从台湾销售至美国的产品则被课征27.59%至44.18%的反倾销税。

   这是美国第二次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2011年底,美方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最终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电池征收18.32%至249.96%的反倾销税率;反补贴税率定为14.78%至15.97%。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副局长刘丹阳对《中国联合商报》等媒体表示,美国商务部再次对我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使我国相关产品对美出口形势更加严峻。

   据记者了解,在2013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中,美国市场占比为13.64%。按照美国方面的预测,今年美国光伏安装量约在5-6吉瓦,其中一半以上是中国组件产品。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专家预计,美国新一轮“双反”将会影响中国光伏产品出口20亿-30亿美元。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国内光伏产业持续复苏,海外市场仍起着重要作用。美国再次对我国实施“双反”调查,一方面会对国内光伏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发展造成冲击;另一方面或将会引起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效仿,使行业复苏徒添变数。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告诉记者,美国商务部现在的调查是上一次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的延续,主要目的是通过遏制中国在新能源市场上的作用来打压中国,“这种不公正的贸易保护主义对中美都没有好处”。

   此前,世界贸易组织(WTO)相继发布了两份中国诉美国的贸易争端裁决报告。其中一份裁决指出,2012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发起的反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美国对来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了不当关税。

   在WTO裁定发布之后,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就此发表了讲话,强烈敦促美方遵守法律和规则,防止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同时,我国光伏企业也对WTO的裁定给予了认可。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WTO作出了裁定,但是前景也不容乐观。我国光伏行业专家赵玉文对记者说,WTO的裁定应该会对美国对华的第二次“双反”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可能出现美国会根据WTO的裁决,重新执行反倾销、反补贴幅度,但是也有可能出现美国对裁定进行上诉,这个时间持续会较长,这段时间美国仍然会继续执行‘双反’决定。”

  中国企业绝地反击
 
   美国商务部对我国光伏产品启动第二次“双反”调查,无疑刺痛了国内众多光伏企业的神经。包括尚德、英利、阿特斯在内的光伏企业纷纷发表声明,表示强烈反对。

   根据程序,美国商务部将于今年12月做出反倾销终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2015年1月做出终裁。如果二者均做出肯定性裁决,美国海关将正式开征反倾销税。如此高额的惩罚性关税将彻底令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失去竞争力。

   尚德首席执行官罗鑫表示:“美国裁决对无锡尚德征收35%的关税是完全不公平的,因为我们公司并没有获得政府补贴。我们生产高品质、低成本光伏组件的能力,源于我们高效的制造工艺以及供应链的规模。”

  “国内光伏企业刚刚走出低谷,一旦被征收高额关税,将会重创我国光伏产业。”英利宣传部刘重远告诉记者,如果美国商务部最终裁定输美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我国光伏产业将再次面临重要挑战,而持续3年之久的行业调整将会继续。

   刘重远对记者分析说,一旦“双反”裁定生效,国内光伏企业将会面临双重挑战:一是美国市场的大门将彻底关闭。如果裁定再次征收高额关税,并将我国台湾地区一并列入制裁范围,就预示着中国光伏产品将在美国市场被人为抬高价格,从而失去竞争力,最终只能将美国市场“拱手相让”。二是替代市场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了行业压力。目前新兴市场和替代市场暂时还无法填补美国大约5吉瓦左右的市场规模。而国内一系列刺激政策落地与初显成效尚需时日,这将会进一步加剧供需矛盾和光伏企业的压力。

   据了解,英利2013年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为18%。作为一家在光伏领域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英利集团具备了从硅料提取、铸锭、硅片切割、电池到组件、应用系统全产业链的生产能力。“美国商务部的裁定对英利集团的市场影响肯定是有的,作为企业我们只能期待中美双方能够协商解决好这场国际贸易纠纷,毕竟我们不想失去美国这个市场。”刘重远表示。

   一位不愿具名的光伏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之前的“双反”,国内光伏企业通过采取绕道出口或者零部件进口等方式来规避部分税率,但越来越凶猛的“双反”调查,让很多企业不得不对美国市场忍痛割爱。

   “在困难接踵而来的同时,经过各方努力,我国的光伏产业依然在执着前行。特别是最近两年,国际和国内光伏市场需求都在不断增加,使我国光伏产业有着明显恢复的迹象。”刘丹阳乐观地表示。

   而刚刚公布的今年前5月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数据也显示,中国光伏产品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发展态势良好,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达到70亿美元,同比增长16%。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