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节水灌溉在规范中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现状与展望

   2016-03-02 现代管业2780
核心提示:近10年来,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效益得到较大提高,在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稳步增加、粮食产量与经济作物产值逐年提高的情况下,农业灌溉用水量占总用

近10年来,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效益得到较大提高,在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稳步增加、粮食产量与经济作物产值逐年提高的情况下,农业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例从61.4%以上降低到55%左右。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02年的0.44提高到2013年的0.53,诸多利好使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逐渐走向规模化。

诸多方面亟待规范

欣喜的同时,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若想稳步向前发展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规范、解决。从农村土地经营体制角度来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适应现代农业、集约化农业,根据农业部统计数据,目前全国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仅约占家庭承包面积的26%,总体程度不高。分散经营的土地上,农业种植结构繁杂,对灌水方式、时间、数量要求不一,制约了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相关数据显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比小,建设标准不高,高节水灌溉面积占灌溉面积的比例仅为21%;且建设标准较低,有相当一部分达不到规范要求。从另一个角度看,节水灌溉工程产权不清,管理责任不落实。我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与其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一样,存在着产权不明晰,管理主体、管护责任、管理经费不落实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长效运行和效益发挥。尽管2014年启动了农田水利设施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但从试点工作到全面铺开还需要一定的过程,改革到位尚需时日。此外,节水机制需加快完善。农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尚未逐级分解到位,对农业灌溉用水缺乏刚性约束。部分地方政府没有把节水灌溉纳入政府政绩考核范围,节水责任尚未落到实处;高效节水灌溉的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目前全国共有农民用水合作组织8.34万个,管理灌溉面积2.84亿亩,不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三分之一。水利专业化服务队6000支左右,服务的灌溉面积近亿亩,占灌溉面积的比例很低。水利基层服务机构人员配备,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工作经费等不足。市场化服务机制尚未形成,设备维修、易损件购置、管理技术服务等尚有很大差距。

发展形势一片光明

随着我国土地流的加速,家庭农场以及合作社的兴起,新的农业经营模式对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提出新要求。首先,随着人口进一步增长,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有一定规模的有效灌溉面积和较高的灌溉保证率作支撑,资源约束压力进一步加大。节水灌溉工程要围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发展”理念,改善华北地下水超采,部分地区灌溉面积超水资源负荷等突出情况,进一步扩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范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进而缩小与先进国家差距。

党的十八大、十六届三中、五中全会都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党和国家重视高效节水灌溉,所以未来发展一片光明。一方面,近几年,高效节水灌溉效益被广泛认可,近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广大群众对节水灌溉认识水平提高;培养了一批设计、施工、管理技术队伍,部分地区将之视为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正在建立完善。农业水价、产权、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正在试点推进,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正在落到实处。未来,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会议精神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中央新时期治水工作方针,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前提,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创新、健康、绿色发展的原则,实行重点示范和普及推广相结合,大力推广喷灌、微灌和高标准管道灌溉技术,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措施,提升灌溉用水管理装备水平,推进高效节水灌溉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完善工程良性运行管理机制,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未来节水灌溉规划清晰

根据七部委印发《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到2020年全国农业灌溉用水量保持在3720亿m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分区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加快农业高效节水体系建设,到2020年,农田有效灌溉率达到55%,节水灌溉率达到64%,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8亿亩,全国高效节水灌溉将以1000-2000万亩的速度发展。

跟往年相比,未来发展格局不会产生大的变化,北方地区仍是发展重点,南方地区发展速度会适度加快,局部地区会形成规模化发展格局。如广西、云南以特色经济作物为对象,大力推广微灌技术。东北地区发展规模和速度会有所下降,特别是微灌面积下降幅度较大。西北、华北地区发展面积与十二五基本相当,微灌仍是西北发展的主旋律;南方地区发展面积会适度增加。华北地区仍以管道输水灌溉为主,但喷微灌发展比例会大幅度上升,特别是河北省上升幅度较大。

在西北地区改造升级现有滴灌设施,新建一批玉米、林果等喷灌、滴灌设施。在东北地区西部推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水稻区推广控制灌溉等节水措施。在黄淮海区重点发展井灌区管道输水灌溉,推广喷灌、微灌、集雨节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南方地区发展管道输水灌溉,加快水稻节水防污型灌区建设。地表水过度开发和地下水超采区治理项目。在地表水源有保障、基础条件较好地区积极发展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灌溉。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过度开发地区,退减灌溉面积,调整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加大节水力度,实施地下水开采井封填、地表水取水口调整处置和用水监测、监控措施。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适度采取地表水替代地下水灌溉。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