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政策暖风助推 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启动

   2014-08-09 中国节能网2740
核心提示: 2014年7月18日报道:在政策利好的持续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元年终于启动。

2014年7月18日报道:在政策利好的持续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元年终于启动。

近期,从减免购置税,到确定公务用车“新能源化”的硬指标、时间表,再到酝酿之中的电动车生产牌照开放,以及充电设施补偿政策,进口车关税优惠等,政策面正以“组合拳”的态势,强势打破新能源汽车“久推而不广”的闷局。

破局首先体现在资本市场上。本周一,A股市场上多达十几个新能源汽车概念股封定涨停,涉及整个产业链,出现超出预期的集体“井喷”景象。

而在实际市场上,新能源汽车需求也加速启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0692辆和20477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3倍和2.2倍,产销量已超过上年全年数量。

从目前来看,无论从市场、产业或政策面来看,被呼召多年的新能源汽车元年,可望在2014年真正启动。

政策“组合拳”打出实招

国务院常务会议9日宣布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而在13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四部委就联合发布公务用车采购新能源汽车的时间表和硬指标。

这形成了一个新能源汽车政策利好在密集出台的氛围,股市上的新能源汽车概念正是由此被再度引爆。

“有国务院领导亲自协调,有多个部门的合作,以后利好消息一定是层出不穷。”科技部部长万钢10日在一个论坛上明确表示,政府将研究推出更多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措施。

从此前的诸多迹象来看,这一轮新能源汽车“组合拳”确实打出了实招,而不再是花拳绣腿。

此前新能源汽车已经经过了一轮示范推广,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两年前,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规划”正式出台,提出史上最严厉的汽车油耗控制目标,新能源汽车则要到2015年实现累计产销量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

而接下来又是近两年的“推而不广”,地方政策落实缓慢,市场更是一直受困于“地方保护”等难题。但今年以来,政策面形势全面升温,国务院领导层通过多次调研,着力打开“地方保护”等市场坚冰,促使地方政策落实和市场开放,并引进了特斯拉等进口“鲶鱼”激活市场热度。

5月,新能源汽车在政策面上更是踏下了“地板油”。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汽集团考察时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并要求“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

这是首次来自最高层对汽车强国路径的明确定调。“这种最高领导层推动的政策面脉络十分罕见,信息相当明确而强烈。”汽车分析师张志勇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必由之路’最终确立了中国汽车产业实现突围的基本路径。”

正是这种明确的政策面,快速推动政策“组合拳”的出台和落实。实际上,启动汽车业的“电驱动”模式,不仅关系到汽车业的所谓弯道超车,更被认为和治理大气污染以及能源安全等方面息息相关。

一直着力推动电动车发展的万钢认为,国务院十分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因为它不光节约能源,更重要的是应对大气污染有显著作用。

这些信息也显示,新能源汽车的后续发展将具有非常明确的政策推力。

打蛇如何打七寸?

近期以来,各地纷纷推出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包括落实购买补贴,以及放开市场引进外地品牌等。特别是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由于在汽车限购政策中为新能源汽车开通“绿色通道”,使得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获得很大的实利。

其中,政策面强力破除“地方保护”坚冰,使得市场竞争得以开放,促使新能源汽车私人购买需求的释放。比亚迪的秦等电动车主流产品,都在短时间内获得销量的快速突破。

新能源汽车减免购置税之后,将进一步降低购买成本。目前新能源汽轿车售价大都在20万元以上,减少约10%的购置税,将可降低2万元左右的购买成本。而新能源的电动大巴有些达到近200万元,购置税的优惠力度也很大。

汽车分析师崔东树认为,税收是很好的调节消费购买行为的措施,理论上应该是很容易实现刺激消费购买,拉动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但他也认为,这一政策的出台有些过早,因为目前新能源车应该是改善基础的准入环境,把前期的政策落实好可能更重要。“政策利好应该循序渐进。”

崔东树分析,目前在北京和上海,新能源车的地方补贴和牌照价格优惠合计在20万元左右。这已经是超级有诱惑力了。2万元的购置税减免仅是锦上添花,不免税也能达成推广目标。而现在消费者更需要的是完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

因此,新能源汽车购买将是分层启动,今明两年主要是满足限购城市需求,而到明年下半年推动一般省会城市的购买,才需要有效的税收减免政策推动。

完善充电桩建设,也成为当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一个迫切问题,包括比亚迪、特斯拉等先锋车企也都寻求解决的途径。万钢也认为,目前购置税的问题已解决,各地示范城市在充电站建设上也有很多很好的经验。这些经验总结上来,会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推动私人使用电动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为电动汽车使用者提供更多方便,政府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据了解,中央财政近期将出台补偿充电设施的新政策,未来或以加油站的税费收入转移补贴充电桩产业。

而广东已经出台的政策也值得各地借鉴。广东省规划确定,将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在汽车4S店、公共停车场、居民小区、加油站等安装电动车充电设施。此外充分利用路灯网络、咪表停车位等电力资源建设充电桩。繁华商业区、大型商场均要逐步开设具备充电装置的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