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借助互联网+转型升级 广州服装业挺进资本市场

   2016-03-14 新快报 2530
核心提示:加强以原创设计为核心的品牌战略、开发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上市登陆资本市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广州传统强项服装行业也在积极进行转型升

加强以原创设计为核心的品牌战略、开发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上市登陆资本市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广州传统强项服装行业也在积极进行转型升级,其中依靠“互联网+”转型是大家的共识。

作为传统的服装大省,2015年广东省服装产业生产增长速度趋缓,但出口逆势上扬。2015年1月-12月份,广东省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399.74亿美元,占全国22.72%,同比增长9.09%,增幅高于全国(-6.35%),是服装大省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此外,过去五年来,广州服装行业通过品牌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推进信息化和绿色低碳经济,使广州服装产业在全国仍然处于领先地位,每年的服装销售量超过400亿元。

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长刘岳屏表示:“面对种种问题与困难,广州服装业仍然保持稳步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正在全面推进,整个产业呈现出创新变革发展的新态势。”

【广州样本逐个睇】

茵曼:从单一电商转向“电商+店铺+微商”

近年来,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掠夺着服装行业的线下份额。截至2015年,线上销售额已经占据了24%服装市场规模,并且保持了可预期的明显增长。尽管服装行业线下渠道的一片萎靡不振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互联网的销售并不是万能的,仍然存在引流成本高、信用度低、客户粘度低的问题。在向来是服装产业翘楚的广州,不少服装集团迎难而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进行品牌建设。

茵曼所在的汇美集团是广州乃至广东省服装电商企业佼佼者。去年,整个企业营销增长30%,并且获得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的荣誉称号。2013年“双十一”,茵曼获得女装品牌全网销量第一;2014年“双十一”,茵曼所在集团获得1.85亿的业绩;2015年“双十一”,汇美继续以1.66亿的成绩,成为互联网企业的领先者。茵曼品牌不断刷新纪录,验证了其“棉麻生活品牌”战略的成功,而其商业模式也逐步从单一的电商向“电商+店铺+微商”整合升级。

另外,茵曼自从启用了“茵曼+千城万店”模式以来,已经签约了200多家线下体验店,并且获益无数。根据茵曼提供的信息,在上海的巴黎春天里,茵曼生活馆是整个购物商城销量最高的单店之一。

汇美集团CMO高飞表示,茵曼将在2016年扩张线下体验店到1000家,主攻二、三线城市,预计营收3个亿。他认为未来电商将会大规模往线下走,“未来将没有渠道之争,只有渠道融合的大场面。多渠道也会给粉丝带来各种各样的体验,比如线下体验店在购买行为之外,还会为粉丝提供增值服务,可以进行一种互动。”对于未来服装企业销售大革命,高飞预言将是趋于品牌之间的竞争,“企业会越来越注重品牌建设,看谁做得成功谁就胜利。”

白马批发市场:拟推出APP助商家在该平台上开店

作为广州服装产业的龙头企业,广州白马服装市场今年将迎来开业23周年。广州白马服装市场总经理程九洲在年初时表示,今年白马将布局电商和奥特莱斯领域,在今年推出自己的服装批发APP“阿发”,商城内的所有商家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开店。

线下网红店教粉丝搭配衣服

【现场走访】

3月9日,新快报记者走访了茵曼的线下体验店。店内设有的二维码,顾客可以通过扫码进入线上商城消费。这样做一来帮茵曼累积了粉丝,二来粉丝在线上消费会提成给线下体验店,增加线下体验店的收益。

在这种模式下,线下体验店一个月累积的粉丝量最多是2000,最少也有200人。“我们已经选中了8个店铺来打造网红店铺”,茵曼O2O项目总监马晓波表示:“网红店铺可以教粉丝搭配衣服之类的,增加与粉丝的互动。”

“从设计到销售仅仅需要9天,简直是神速啊!”在广州的总部,O2O项目总监马晓波介绍:“茵曼的线下体验店效率特别高,设计、生产反应速度快、物流快,15天左右可以更新一半的商品。最大的成本问题,比较差的店铺也只是25%,茵曼都可以解决。”

【对话专家】

服装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探索新发展模式

刘岳屏: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长

新快报:广东服装产业去年的发展情况如何?

刘岳屏:2015年1-12月,广东省4471家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257亿元,增幅5.93%,高于全国4.94%的平均水平。存货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低于全国2.89%的增幅,也是所有服装大省中存货增幅最低的。

不仅如此,广东服装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也在逐步恢复增长。与其他几个服装大省相比,广东纺织服装固定资产有所居后,近四年全国排名一直维持在第九、第十位,但投资总额一直在保持两位数增长。去年排名有所上升,由第9位上升到第6位。

新快报:广州的服装批发市场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有哪些新尝试?

刘岳屏:举办分品类展会曾经是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打造推广的不二法则,随着产业发展形势的转变和第二代企业负责人逐步接班,他们已经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广州白马服装市场通过建立品牌准入制度、开设白马讲堂,提供培训服务,创新营销,举办采购节,举办全国的巡展以及展会营销等方式实现品牌升级。广州红棉国际时装城通过国际性、时尚性专业市场的打造模式,提升场内品牌竞争力,引导品牌关注原创设计,注重品牌文化。广州壹马服装广场、广州地一大道、广州世贸服装城等专业市场也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进行了大胆尝试。

新快报:广东服装企业的发展有什么新动向?

刘岳屏:广东作为我国服装专业市场最集中和最发达的省份之一,过去四年,省内各服装专业市场也积极展开转型升级的各项探索和实践。广东服装企业陆续登陆资本市场,资本运作已经对行业格局开始产生深远的影响,带来的是整个产业的连锁反应。并购整合的资本市场拿手好戏,几乎天天在行业内外上演。

比如歌力思收购德国高端女装品牌Laur l,都市丽人收购知名内衣品牌欧迪芬,搜于特战略投资茵曼、初语,茵曼又各投资了一个亿推出设计师扶持计划和千城万店计划。

借助互联网+转型升级 广州服装业挺进资本市场(2)

全国人大代表向晓梅:广州服装产业正从代加工向自主品牌升级

“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对广州这个商贸之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这样告诉新快报记者,服装行业应走个性化、品牌化、高端化、定制化道路,与互联网形成互补,获得发展空间。

向晓梅指出,服装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广州的优势产业。广州的服装产业除了制造业以外,商贸业也比较发达,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她认为,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首先是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相融合。“服装产业应与文化相融合,会赋予传统产业新的文化内涵,注入新的活力。有活力有内涵,这类商品完全可以向高端市场发展。”

由于服装行业的品牌尤为重要,向晓梅认为,只有通过打造属于广州自己的品牌,广州服装业才能有新的发展。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有了自己的品牌。

另外,在打造品牌方面,设计是尤为重要。无论衣服款式还是用料,设计必不可少。“广州服装产业正在从代加工向自主品牌的方向升级。这就要求我们将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拓展广交会、批发市场等销售渠道。”向晓梅说,“要将大路货变成牌子货,将一般批发变成品牌营销,将服装产业整体提升。”

向晓梅认为,服装产业升级离不开互联网,这样服装产业才能把线上线下联合起来,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打造差异化的服装市场,形成错位发展。要把整个服装产业做大做强,而不是一味地低价竞争,形成恶性循环。“服装业需通过互联网,打造自己的品牌,提升品牌形象,更需要通过网络保持销售渠道畅通。”

全国人大代表袁志敏:服装业“触网”应结合自身条件和需求

新快报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纷纷“触网”。但对于很多传统企业来说,转型拥抱互联网并非易事,贸然行动反而会让企业陷入困局。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袁志敏表示,服装业触网也要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不能一窝蜂。

袁志敏表示,现在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同质化的竞争,而是个性化、定制化的竞争。以传统的服装业来说,以前广州的服装业比的是谁生产得多,谁生产得便宜。但是这条路现在已经走不通了。“一些服装企业关门倒闭,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做出来的产品,比的不是质量,而是价格。”袁志敏说,“成本放在这里,你去比价格,卖的价钱比成本还低,能生存么?”

袁志敏认为,服装行业不能再用传统的思路去做,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经营。袁志敏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求企业理清供需关系,“市场需要什么,我们生产什么。”

谈到服装业触网,袁志敏表示,企业需要转型升级,但不是什么火转什么。“触网是手段,触网与否的关键是结合自身条件和需求,不能一窝蜂似的全部上。”

全国政协委员沙振权:传统企业进军互联网要守法不卖假货

新快报讯“一个健康的产业的结构,应该是既要高新技术企业,也要有制衣厂这种传统企业。”全国政协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沙振权指出,传统产业进军互联网正在蓬勃发展当中,这就是产业更替所带来的转型升级。但他认为,服装企业转型进军互联网,就要注意守法经营,不要卖假货。

“我个人是十分支持企业进军互联网谋求发展的,但是一定要平等地竞争,线上企业应该与线下企业承担一样的纳税及合法经营的义务。不交税还卖假货的现象是绝对不能允许的。”沙振权认为,如同有人交了租金税费在铺面做生意,但有人在临街乱摆摊卖一样,过于“放水”会导致不公平产生。“只有在公平公正的情况下做得很好,才是真的好。”

沙振权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想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要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新兴产业,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当前我国企业身上背负的税费负担依然较重,这使得企业对内无法持续性地进行创新投入,对外则难以提供有竞争力的市场价格。他希望政府方面能够适当减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刺激消费,连接供给与需求,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