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河南电力加强电网建设综述:让智能电网照亮未来

   2016-03-16 河南人民政府 1640
核心提示:电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是一个地区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深入贯彻河南省

电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是一个地区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深入贯彻河南省“内节外引”能源战略,从保障全省能源安全大局出发,加快建设坚强智能河南电网,用如椽巨笔在中原大地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站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新起点,省电力公司高瞻远瞩,规划未来五年实现“一个先进、两个翻番、六个全覆盖”的发展总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网架坚强、消纳充分、安全可靠、灵活互动的坚强智能电网,全面实现“电厂送得出、新能源接得上、外电进得来、电力落得下、用电有保障”,全面保障小康社会用电需求。

从“两头薄弱”到协调发展

3月10日,阳光灿烂的下午,位于中牟县的中州换流站高耸的线塔沐浴在春光里。这是2014年1月27日正式投运的天中直流工程换流站。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共有360多亿千瓦时清洁电能从这里出发输送到中原各地。“对于以燃煤发电为主的河南而言,这个数据相当于减少了1699万吨的煤炭消耗。”国网运行分公司郑州管理处副经理仝培理介绍说。

省电力公司高度重视外电入豫及特高压电网发展,把加快特高压工程建设作为落实河南省“内节外引”能源战略的具体举措,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

2011年,1000千伏长治—南阳—荆门特高压扩建工程顺利投运,河南电网自此进入特高压时代。而±800千伏天中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投运,标志着河南电网成为全国首个跨区特高压交直流混联运行系统,“外电入豫”能力突破1300万千瓦。

如果说主网是电网的主动脉,那么配电网就是电网的毛细血管,将电力输送到每一个组织细胞。然而,由于长期投入不足,河南配电网薄弱问题突出。致力消除城乡用电差别“鸿沟”,省电力公司持续加大农网投入。

继2014年投入144亿元后,2015年年初,省电力公司再投126亿元用于配电网建设。同时,通过积极争取,国家新增农网及城镇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投资146亿元,追加投资规模位居国网公司系统各省前列。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河南电网发展总投入突破1100亿元,较“十一五”时期实现翻番。随着电网投资持续加大,该省500千伏“两纵四横”梯形主网架进一步完善,全部县域实现110千伏双电源供电,累计治理“低电压”用户408万户。

各级电网的协调发展,不仅改善了长期以来困扰该省的“两头薄弱”问题,更使电网整体供电能力由2010年的4000万千瓦提高到6000万千瓦。

让智能电网照亮未来

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河南基本形成现代化建设大格局的关键时期。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人均生活用电量都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0%左右。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预计到2020年,河南全社会最大负荷、全社会用电量将分别达到7943千瓦、4120亿千瓦时。

旺盛的电力需求对电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省电力公司的规划,“十三五”将实现“一个先进、两个翻番、六个全覆盖”的发展总目标。其中,“一个先进”为电网整体达到中部地区先进水平;“两个翻番”为外电入豫规模、电网资产规模实现翻番,电网整体供电能力突破9000万千瓦。

目标既定,成败关键在于科学的规划和积极的行动。

随着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电网特别是农村电网发展成为建设重点。其中,农村电网将规划投入650亿元,届时,河南省农村电网将实现由“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跨越。

在服务全省经济发展工作大局中实现重点突破,电力部门一直在努力。

围绕加快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电力部门正在打造以电力为中心的“清洁、高效、智能、可靠”航空港现代能源保障体系。“未来几年,港区电网供电能力将突破100万千瓦,供电可靠性等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郑州航空港区供电服务中心主任曹成庆说。

立足服务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省电力公司将高标准建设良田机井通电10千伏配套电网项目,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巩固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地位。

此外,在“米”字形铁路建设、“三山一滩”扶贫搬迁以及扩大有效投资等方面,省电力公司也确立了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据测算,实现“十三五”各项发展目标,未来五年河南电网规划投资需求超过1600亿元,预计可带动河南省电工制造、钢铁有色、建筑安装等相关产业产值4800亿元以上,支撑就业岗位320万个,综合效益显著。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