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垃圾房窗口分类了里面还是“大通间” 市民:只是“看上去很美”

   2016-03-23 云南网 2530
核心提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日,晚报读者通过微信朋友圈爆料,在华山南路一间明确标有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的垃圾房,外面有分类扔垃圾的窗口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日,晚报读者通过微信朋友圈爆料,在华山南路一间明确标有“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的垃圾房,外面有分类扔垃圾的窗口,可窗口是分类了,里面却是个“大通间”,扔进去的垃圾都混在了一起,并没有起到分类的目的。晚报记者走访发现,这样“看上去很美”的垃圾房不止一个。

实地走访

外设分类口 里面是“大通间”

近日,有读者爆料,在华山南路有一间垃圾房,外面有垃圾分类的窗口,可里面却是个“大通间”。

记者看到,华山南路这间蓝白相间的垃圾房外观崭新,顶部的宣传牌上是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一侧是房门,另外两侧有4个垃圾投放窗口,分别是可回收垃圾、危险废弃物、不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窗口。每个窗口还详细标明了每种垃圾的品类。比如,可回收垃圾有纸张、金属、玻璃等;危险废弃物有废旧电池、电子元件等。

投放窗口为正方形,长约80厘米。从窗口往里看,4个投放窗口下面都没有任何隔离桶或者隔离围挡,垃圾被统一堆放在一角。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建设路54号门口。这里人行道上的垃圾房设有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4个分类窗口,但每个窗口下均没有垃圾分类桶。

位于虹山东路160号附近和学府路的分类垃圾房,状况和华山南路的一样。

街头观察

10分钟 仅两市民分类投放

建设路地台寺公交车站到苏家塘沿线大约有12个果皮箱,每个果皮箱都有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两个投递口,投递口下面有专门的桶装垃圾。记者观察了该条路上的两个果皮箱,10分钟内,分类投放的市民只有两人。

共有11位市民向两个果皮箱内扔垃圾,仅有两位女性在扔香蕉皮和塑料瓶时低头看了分类窗口,然后分类投放。张小姐将塑料瓶扔进了可回收窗口:“我一般都会按照分类要求丢垃圾。‘垃圾围城’听起来遥远,但如果不加以重视会是个很可怕的事。”孙先生则无奈地表示,以前自己也会分类投放垃圾,“但是你分类别人不分类也是白搭。我还发现垃圾清运车也没有分类清运,来一次就把所有垃圾合在一起拉走。”久而久之,孙先生也放弃了。

环卫回应

常被掩埋 分类桶暂时撤除

五华区环卫处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去年5月,五华区对街道上一批旧垃圾房进行升级改造,升级后的垃圾房有垃圾分类投放窗口,窗口下方也有分类垃圾桶。“我们的初衷和设想是好的,可执行下来却太难。”这位工作人员说,据了解到的情况,很多街道上的餐饮小吃店,为了方便会把垃圾一股脑儿全扔到垃圾房内,经常把分类桶掩埋了。这不仅没有起到分类的作用,反而加大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压力,这才暂时撤除了分类桶。

据介绍,五华区日均处理垃圾700~800吨左右,垃圾分类几年前已陆续在小区内开展。“垃圾分类需要每一个人从源头上努力、行动。希望大家为了美丽的昆明都行动起来。”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