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陕西视角:站在丝绸之路新起点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注入动力

   2016-04-08 国家电网报 1970
核心提示:3月30日,2016’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刘振亚董事长在大会主旨演讲时指出,全球能源互联网就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

3月30日,2016’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刘振亚董事长在大会主旨演讲时指出,全球能源互联网就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是永续供应、绿色低碳、经济高效、开放共享的能源系统。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对人类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划时代的巨大贡献,是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创举,是人类共同的事业。

陕西在全国能源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处于中国能源互联网的核心位置,是东西部电网互联互通的结合带。站在“一带一路”战略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要把握陕西独特的区位优势、能源禀赋和战略先机,努力把陕西电网打造成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电网,形成集现代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联接全省大型能源基地、分布式电源和电力客户的陕西能源互联网,使其全面融入并强力支撑中国能源互联网,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贡献智慧、注入动力。

特高压是助推陕西能源大范围配置和高端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加速了世界能源从高碳到低碳、从低效到高效、从局部平衡到大范围配置的深刻变革,“以电为中心”成为能源深度转化、高端发展的重要方式。陕西是我国的能源大省,不仅拥有丰富的煤、气、油、水等传统能源,而且具有良好的风、光等清洁能源开发条件。全省煤炭预测资源总量3850亿吨,居全国第四位,探明储量1700亿吨,居全国第三位。陕北石油预测资源总量约40亿吨,剩余可采储量为3.14亿吨,居全国第四位;天然气预测资源总量11.7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1.2万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三位。此外,陕西风、光、水力资源蕴藏丰富,其中,全省水力资源经济可开发量为650.2万千瓦,全省太阳总辐射量为4100~5600兆焦/平方米˙年,陕北风能资源可利用区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在176~290瓦/平方米,年有效风速时数多大于6500小时,可规划建设风电装机超过1200万千瓦。初步推算,全省目前具备风电开发条件的区域可装机规模在1800万千瓦。煤、油、气、风、光、水等能源资源富集于一地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但从陕西电力需求和配置能力来看,全省煤炭、水电等资源总计可支撑电力装机达1.4亿千瓦,省内电力需求量仅占总生产量的30%左右;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未来五年,陕西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约6.25亿吨标煤,重点将推进陕北等大型煤电基地建设,到2020年全省电源装机将达到8175万千瓦,预计电力需求仅为3400万千瓦,富余装机超过4000万千瓦。同时,陕西电网处于西电东送和连接西北、华中、华北电网的枢纽地位,在中国能源互联网中承担至关重要的作用。陕西现有4回750千伏线路、4回330千伏线路与西北主网相连,通过灵宝直流和±500千伏宝德直流与华中电网相连,电力外送能力仅771万千瓦,与陕西拥有的资源禀赋极不相称。

特高压是实现陕西能源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高端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大力推进陕西特高压工程建设,大幅提升陕西能源转化效率和电力外送能力,是大势所需,更是发展所待。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将以加快建设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加强750千伏骨干网架,早日建成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为目标,全力服务陕西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力争到2020年,建成9项特高压工程(其中过境5项),陕西电网共新增外送规模2264万千瓦,将形成“三交四直”共7个外送通道,外送能力将超过3000万千瓦,每年外送电量约1700亿千瓦时。

坚强智能电网是陕西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坚强保障

陕西处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首要位置,被国家赋予了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重要使命,具有科教强、文化厚重、产业基础好等优势。电网不仅是未来各种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枢纽,而且将成为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高度融合载体。

“十二五”期间,陕西电网已初步形成了以750千伏电网为骨干、330千伏环网的主网架结构,但电网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电网安全风险防范仍需加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需要全力加快各级电网建设,夯实陕西能源互联网基础。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精神,持续传播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理念和战略构想,深入开展全球能源互联网“四进”(进政府、进高校、进企业、进客户)活动,推动形成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巨大合力。二是加大与国家电网公司直属产业单位战略合作,借船出海,全面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实力,培养、储备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三是打造陕西坚强智能电网。按照“北电南送、关中强网”的思路,建设“两纵双环”750千伏骨干网架,满足陕北电力送出、新能源消纳和关中电力供应;330千伏电网要进一步优化网架结构,建设线路通道,力争早日实现关中每县、陕南陕北重点县330千伏“一县一站”,形成关中与陕南强联格局,解决陕南用电和水电送出受限问题;配电网要积极适应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和新型城镇化等发展需要,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加快建设改造,提高“手拉手”互联互供能力,全面建成现代化配电网,适应电动汽车快速发展、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和客户服务多样化需求。

大力实施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是建设“美丽陕西”的根本举措

当前,能源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以“清洁、低碳、高效”为特征的能源革命,使能源生产清洁化、消费电气化、配置全球化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大方向。“十三五”期间,国网陕西电力将重点培育“电力外送、清洁能源、资源深度转化”3个增长点,规划新能源装机达到1400万千瓦;在陕北规划新建330千伏清洁能源送出工程7个,满足清洁能源并网需求;新增3回陕南与关中电网联络线,满足陕南的用电需求和水电送出。

随着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电网将呈现多源、互联、智能、泛在的新特征,电网接入、安全控制、电量消纳等面临严峻挑战,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清洁能源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根本。一是在规划方面,要从思想上重塑对能源结构、能源格局的认识,将清洁能源送出和消纳纳入规划的主体,做好以清洁能源送出和消纳为核心的电网规划。二是在建设方面,加快涉陕特高压电力外送项目落地。着力加快1000千伏榆横—潍坊特高压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陕北—武汉、陇彬—徐州特高压工程前期工作,力争渭南北—晋东南特高压工程早日开工,同步加快配套电源建设。三是在运行方面,深入研究大电网运行机理。开展750千伏电网接入特高压电网的运行协调及控制策略研究,早日建成投运镇安抽水蓄能电站,满足清洁能源开发和电网调峰需求。四是大力实施“两个替代”。能源开发实施“清洁替代”,加快清洁能源配套电网建设,统一技术标准、服务规范,保证清洁能源及时接入和消纳;能源消费实施电能替代、“一地多品”示范工程,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推进能源消费电气化,完成29亿千瓦时电能替代目标任务。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奋发有为、砥砺前行,为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加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