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十三五”期间 车灯智能化趋势将掀研发高潮

   2016-04-13 中国汽车报2340
核心提示:车灯智能化发展将提高汽车主动安全性能。十三五期间,车灯智能化发展趋势将掀起行业研发高潮,具体产品包括AFS(自适应前照明系统)、ADB(主动调

车灯智能化发展将提高汽车主动安全性能。“十三五”期间,车灯智能化发展趋势将掀起行业研发高潮,具体产品包括AFS(自适应前照明系统)、ADB(主动调整头灯系统)、智能尾灯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用灯具委员会秘书长凌铭认为,未来5年,汽车车灯制造商在LED前照灯、自适应车灯这两个领域将挖掘更多的市场机遇。这两项技术也是目前自主汽车车灯企业在技术上的新突破。

据悉,由于传统的氙气灯容易造成对面车辆眩目,针对这一弊端,行业出现了自适应大灯技术,第一代自适应大灯为AFS。“AFS主要依靠电子传感器对环境光线进行探测,决定是否开启大灯,同时能对车辆的行驶速度等进行监测,适当调整大灯的角度。”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朱彩萍说,AFS能保证在特殊路况下,驾驶员有更远的视野,保证较远的反应距离。除此之外,第二种自适应大灯技术是ADB,ADB能够在最大程度满足驾驶员的同时,不产生眩目。

“与AFS相比,ADB 提升了大灯的功能,比如在大灯内增加挡光片或者导光柱。模糊了近光、远光的概念,根据传感器检测外界环境变化,根据不同的路况,ADB会实现自动调节保证驾驶员的视野。在对面没有车辆时会开启远光灯;当对面有车辆时,会调节头灯内的挡光片,挡住部分远光,防止产生眩目;当驾驶员从后视镜中看到后面的车,且车距非常近的情况下,挡光片也会挡住部分光,避免后车的光反射到后视镜上导致驾驶员视线模糊。”朱彩萍说,在ADB这项技术领域上,外资已经实现了产业化,但自主车灯企业刚开始研发,AFS与ADB是未来的技术研发方向。

车灯的智能性还体现在与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相结合的趋势。“如果捕捉不到行人或者车外障碍物,车灯自动聚焦到物体或行人上,保证驾驶员与行人安全;根据不同的环境,车灯亮度会发生变化 ,目前在信号灯、日行灯 、前灯里都有技术应用。根据外界环境光调节车灯亮度,从而起到节能作用,适度亮度也让驾驶员与交通参与者的舒适性提高,不会因为过亮而觉得刺眼。”朱彩萍举例解释道。此外,工艺上也会有新变化,朱彩萍认为,未来尾灯的工艺会出现激光焊接,采用激光焊接能够使灯的厚度变薄且外形会更加好看,减少原材料的应用且对整车造型的自由度更高一些。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