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央行陈雨露:一季度中国发绿色金融债超500亿 占全球一半

   2016-04-25 一财网2190
核心提示:2015年一季度我国绿色债券的发行量超过了500亿元,占同期全球绿色债券发行总量的近一半,各地也纷纷地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信贷政策制度,把绿色信

“2015年一季度我国绿色债券的发行量超过了500亿元,占同期全球绿色债券发行总量的近一半,各地也纷纷地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信贷政策制度,把绿色信贷的标准纳入全流程管理。”4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2016年中国绿色金融论坛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下称“绿金委”)年会上表示。

陈雨露指出,过去的一年,在管理层、业界和学术领域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步伐明显地加快,多个领域实现了创新和突破。

绿色金融创新不断

2015年12月人民银行和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同时发布了《绿色金融债公告》和《绿色债券项目录》。陈雨露指出,这标志着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正式启动。目前人民银行正在推动绿色金融地方试点工作。

随着我国绿色金融的政策框架逐步明晰,今年2月,继浦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首发2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随后,兴业银行也成功发行境内首单绿色金融债。3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开展绿色公司债试点的通知》积极引导公司债市场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国际范围内,2015年金风科技在境外成功发行3亿美元绿色债务,成为中资企业的首单绿色债券;2015年10月,中国农业银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了首单绿色债券,开启了中资金融机构在境外发行绿色债券先河。

陈雨露表示,当前我国绿色金融产品日趋丰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等商业银行在境内外市场成功发行绿色金融债券,中国工商银行率先开展的环境压力测试也走在全球绿色金融实践的国际前沿。上证180碳效率指数、绿色丝绸之路私募股权基金等创新型绿色金融产品不断地涌现,社会资本进入绿色金融的渠道不断拓宽。

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指出,环境风险压力测试对商业银行而言,可以量化测算环境因素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为信贷产品定价提供环境风险因素的衡量依据,有利于银行合理安排信贷与投资组合。而对外部而言,则可以引导市场资金进入绿色投资提供环境风险量化工具,为银行监管机构考虑环境要素风险时提供参考。

而对于上证180碳效率指数,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称,绿色金融指数可以用于开发衍生品合约标的,如未来基于期货期权合约。也可开发投资标的,用于开发绿色指数型投资产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绿色行业或企业,让指数从“棕色”变为“绿色”。如上证180碳效率指数。最后绿色金融指数有标尺的作用,可以用于反应、观测相关公司的整体表现。如中证环保产业指数。

2016绿金委工作展望

陈雨露指出,下一步希望绿金委继续深入研究绿色金融领域基础性问题,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将自身打造成为中国绿色金融的高水平的研究平台,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协调,发挥联系金融机构、企业和政策制定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我国绿色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落地生根。

他称,此外还要深化绿色金融领域国际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活动, 总结各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实践,取他人所长为我所用,大力推广绿色金融理念,提升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今年3月份上海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绿色金融首次作为重点议题写入G20公报。陈雨露表示,2016年中国是G20峰会的主席国,在中国的倡议下,G20成立了绿色金融研究小组,人民银行和英格兰银行任共同主席。目前,研究小组已经召开了三次会议,就各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最佳实践面临的主要障碍和促进全球经济绿色转型政策举措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