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借鉴】韩国:依法治理场地污染初见成效

   2016-05-03 法制日报 2160
核心提示:近年来,废弃化工用地如何处理及再利用问题成为韩国国内热议的话题。韩国在经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飞速发展后,曾因偏重创造经济效益,而相对忽

近年来,废弃化工用地如何处理及再利用问题成为韩国国内热议的话题。韩国在经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飞速发展后,曾因偏重创造经济效益,而相对忽视了环境保护问题。一些工业用地污染问题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政府和国民对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视,于是韩国政府逐步健全法律制度,依法治理土地污染问题,还给民众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

韩国政府针对化学工业、油类储藏、废弃物掩埋以及矿山开采等行业造成工业用地及周边农耕生活用地污染的问题,加大了治理力度,并把《环境保全法》进一步细化,1995年1月5日制定了《土地环境保全法》,于1996年1月6日正式施行后,初次明确了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对遭污染的土地进行净化、改良的责任。之后,经过几次修改补充,目前该法已成为韩国保护土地、治理污染的重要法律依据。

根据该法律,如国民怀疑某工业用地或其他生活用地存在污染超标问题,即可向环境部门提起土地污染度测定申请。同时,环境部长官和各道、市、郡、区长官也有责任对辖区内可能造成土地污染的情况进行实态监测调查,主要包括曾发生污染事故的地区、工业用地、废旧矿山周边地区、废弃物处理掩埋区域等。

根据以上区域特点,相关部门要制定详细的监测实施计划,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如果监测到工业用地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相关项目已超出法律规定的标准,那么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有责任对污染土地采取净化处理措施。该工作将由环境部门认可的权威专门机构进行土地净化作业,直至验收合格为止。

此外,根据该法律规定,对于废弃工业用地以及废旧矿山,如果想再利用开发,也必须经过土地监测部门检测,根据土地的不同开发用途,该土地的各项指标均要达到相应的生态标准,才允许该地块另作他用。

长项冶炼厂周边遭重金属污染的农耕地净化工程就是韩国执行《土地环境保全法》的典型案例。

位于韩国忠清南道舒川郡的长项冶炼厂自韩国经济发展初期就是韩国铜、铅、锡等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支柱企业,随着韩国产业技术不断更新,至1990年该厂成功转产成为不锈钢管的加工企业。但是由于该厂长期从事有色金属冶炼作业,给周边的农耕土地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为此,韩国政府自2009年7月开始对该区域污染土地进行掩埋、净化、再利用的综合治理工作。截至今年2月,对以该厂为中心半径1.5至4公里的轻污染区域地块采用挖掘、洗涤、填充等净化、改良作业,终于成功将其变成可种植农作物的良田。而半径1.5公里以内的重污染地块将采用掩埋作业的另外一种净化方式,预计将在2019年完成改良后再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据了解,在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的同时,为进一步创造就业机会,拉动地方经济发展,韩国国土交通部在地方政府的提议下于去年修改了《国土计划法》施行令。根据该修改法案,地方政府可规划出一块计划管理区域,向用天然原材料进行加工的有机化妆品、天然染色加工等较少排放污染物的制造企业提供工业用地。在有效确保对工业用地及周边环境不会造成严重污染的前提下,积极引进注重环保的企业,加快发展区域经济,但化学产品制造、纤维生产等使用化工原料和传统工艺的企业仍然被划为禁入之列。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