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成都造”节能减排新技术 推动大气污染治理

   2013-12-16 四川新闻网1660
核心提示:“节能环保不仅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也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版的重要因素。“
成都市坚持把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作为节约资源、减少能耗、增加效益、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围绕大气污染的突出问题和空气质量改善的科技需求,集成各类科技资源,突破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瓶颈,提升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支持科研新技术、引进环保新项目、建立产业孵化基地,提升“成都造”节能减排硬件与软件水平,从而加速大气环境污染的治理。近年来,成都市重点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大力布局绿色汽车产业发展,支持节能减排高新技术发展。仅2013年就专门安排节能专项资金3000万元,引导鼓励企业“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等节能项目建设。

  产业集群建节能环保示范基地

  根据《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在金堂淮口规划30平方公里,重点开发节能环保设备制造、节能环保产品制造、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服务与节能环保等,打造“产城一体,宜居宜业”的国家级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2012年,成都市节能环保规模以上企业超过500家,其中节能环保制造企业150多家,环保从业人员约3万余人,年总产值达260亿元,约占全国的1.5%。

  截至目前,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已开发和建成面积达23.8平方公里,正在启动和开发建设面积20平方公里。预计今年产值将达到220亿元,初步形成了水处理、大气防治、固废处理、资源循环利用、在线监测等各门类环保企业在基地成链条、集群式发展的良好态势。

10项目落地PM2.5监测仪即将“成都造”

  今年7月,10个节能环保项目落户成都,他们将为成都节能减排提供基础。10个项目包括,国内领军企业河北先河环保投资2亿元建设在线环境监测仪器研发生产基地。该公司是国内自主创新能力最强、产品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在线环境监测仪器专业生产企业,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空气、水、污水COD、烟气、酸雨等几大在线监测系统及数字应急监测车的企业,是中国环境监测装备产业的领航者,也是国内PM2.5监测仪唯一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厂家。

  高新技术突破年减少烟尘排放700万吨

  今年11月,成都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宣布,其自主研发的一项自动控制技术——GV-IV型矿热炉增产节电专家系统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进入产业化初级阶段。

  “目前国内运行中的上述冶炼设备有5000多套,产量占全球的60%左右,但其中大部分矿热炉仍处在原始手工操作状态。”研发者成都高威公司总裁崔存生介绍,该系统拥有24项专利,目前已在多家用户企业顺利投入使用。部署了相关产品的企业,其生产自动运行率超过90%,实现了节能、增产双效益。“相当于给矿热炉装上了‘智能大脑’,可以帮助传统冶炼行业大幅降低能耗、减少废气排放,提高生产效率。”

  “该技术每年可以减少烟尘排放7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00万吨,节电3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煤矿资源1500万吨。高新技术可以从根本上减少雾霾排放。”

  “节能环保不仅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也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版的重要因素。”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将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创造新的增长点,这些新技术、新项目,将形成巨大产业链,为成都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技术后盾。”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