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深度解析】环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2016-05-10 东吴证券 1870
核心提示:环评行业发展多年来存在红顶中介、挂靠等有损行业正常发展的现象。随着红顶中介逐步脱钩,以及资质整合逐步推进,环评行业将更加市场化;未来环

环评行业发展多年来存在红顶中介、挂靠等有损行业正常发展的现象。随着红顶中介逐步脱钩,以及资质整合逐步推进,环评行业将更加市场化;未来环评行业在运作上有望实现管评分离,采取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第三方进行环评报告的评审,促进行业更健康发展。

暴利之下环评行业存多乱象

环评行业成本主要为环评师的薪资(向更深层次说其实是注册环评师证书),行业盈利能力强(近乎暴利)。利益驱动下行业存在较多不正规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两点:

红顶中介下的灰色利益链。目前的环评程序为:企业找项目-委托环评机构做环评-环评通过-付款。企业做环评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环评,而环评机构做环评的根本目的是赚取环评费(如果给出不过的结论最多只能拿全款的30%,之后企业找其他的环评机构后还是会得到通过的结论),“双赢”的结果下环评很难起到真实评价的效果,往往成为“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过程。环评“红顶中介”由于背靠环保监管机构具备天然的优势,灰色利益链条下具有较高的环评通过率(修改数据现象过去很常见)。

挂靠现象严重。环评机构主要的竞争力为资质,不同资质的环评机构能够承接项目的类型、规模不同。受行业暴利吸引,目前环评行业存在较多的“游击队”。1)本没有资质的小环评机构从事业单位等借证来达到资质要求,自行开展环评业务;2)有资质的大型环评机构将项目承揽外包给其他无资质的机构,其他无资质的机构来做,但挂的是大环评机构的名。

以上两点最终都带来了一个后果:本不能通过环评的项目最终通过环评,使环评不能起

解决方法:环评行业市场化,第三方评审是大势所趋

目前环评机构红顶中介脱钩正在有序进行,新的资质标准执行下小的环评机构也将逐步被淘汰,未来环评行业将更加市场化。

未来政府部门将转变职能,实现环评行业第三方评审为大势所趋(过去为政府部门评审)。政府成立单独评审招投标部门,对需要评审的环评报告进行招投标,实现环评机构和政府部门的真正的管评分离(参与评审的机构也需要为签字结论负责),将灰色利益地带彻底消除。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