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设计访谈|李臣伟:照明设计如万物生长

   2016-05-13 照明周刊 2810
核心提示: 李臣伟深圳洪涛设计院常务副院长兼北方设计院长资深室内建筑师全国百名优秀室内建筑师天津商业大学客座教授照明与室内建筑师联盟副主席中
     李臣伟

深圳洪涛设计院常务副院长兼北方设计院长

资深室内建筑师

全国百名优秀室内建筑师

天津商业大学客座教授

照明与室内建筑师联盟副主席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饭店业协会设计与工程委员会常务理事

从业经验:20年

工作动力:设计让生活更美好

自我评价:理性,有梦想,热爱学习,充满希望

设计理念:设计如万物生长,春种秋收、夏发冬藏

灯光理解:灯光是“上帝”,他赋予万物以生命、生活以及色彩

“设计如万物生长,春种秋收,夏发冬藏。空间是有生命的,再造空间不如深入空间。深入空间的创造如同种子深入泥土,辅之灵感,灌之认真,除去杂念,终得灿烂!”这是本期特邀嘉宾李臣伟对设计的理解。李臣伟在总结自身对设计的理解之时,笔者仿若进入一种“春花秋实、冬温夏清”的意境。

20年的从业经验,让李臣伟对于“设计”有了更多的感悟与理解。在他看来,好作品需要抵御时光的侵蚀,而才华与灵气尚不足以承受侵蚀的重担,唯有诚实才能坚强的抗拒时光。

好设计源于生活

什么是“好设计”?李臣伟认为,达到造价与效果完美统一的作品就是“好设计”。然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对生活的理解、感悟与积淀,何来“统一”的理念?好的设计理念离不开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然而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更离不开生活的感悟。

对此,李臣伟深有感触,“设计灵感不是一瞬间的迸发,而是源自设计师对自然万物的点滴观察与深切感悟,我称之为‘修行’。而这种修行始终围绕‘人’的生活展开,并且以服务‘人’为目的,旨在解决‘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

沟通成就好作品

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设计风格,而这风格却未必契合客户的需求。“遇到自己的设计风格与客户想要的不一样的情况,其实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设计师能做的,一方面是尽可能与业主保持充分的沟通,用自己专业的技术和经验减少双方的不同看法;另一方面,成熟的设计师要逐步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和业主,才能保证有稍微自由的发挥空间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李臣伟如是说。

每当接到一个项目,首先是要发现空间的“特点”,将空间的“特点”发现和引导好了,它就会成为优点,反之,就是缺点。“我会很注重感受这个空间带给我的感觉,再考量这种感觉与业主期望的结果有多大的差距。再思量我能否实现它。”因此,在设计项目的过程中,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作用举足轻重。

无照明不设计

李臣伟认为,照明设计行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特别是在《照明周刊》举办的照明设计大赛的引领下,已经处于全面蓬勃发展的状态。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已经意识到照明设计的重要性,并且身体力行地投入到照明和室内相结合的项目推动上。另一方面,很多专业的业主也逐渐感受到照明设计的魅力,开始对室内设计的灯光效果提出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我也是在大赛的引领下逐渐成长起来的。”李臣伟告诉笔者。“我参加过几次咱们平台的大赛,获得过一次铜奖一次金奖。参与大赛之后,让我在设计中更加注重灯光设计的效果。现在我设计的项目基本都会充分考虑照明设计的因素,甚至有些项目是从照明设计开始,可以说已经到达‘无照明不设计’的程度。”

李臣伟说,如果给自己贴一个标签的话,对自身的评价是理性、有梦想。他笑称,据说大师的成就一般都是在45-55岁,这个阶段的作品也才能称之为大师之作。何谓“大师”?见仁见智,用自己的“诚实”做好每一个作品,到达自己内心给自己衡定的“大师”阶层,又何尝不是一种独特的成就呢?

李臣伟项目赏析

项目名称:

自然生长(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办公空间改造)

业主需求:

造价<1000元/平米(含配饰及非办公家具),体现生态环保理念,北欧风格,功能空间完善。

概念生成:

发现空间自身蕴含的价值,满足业主超低预算和国际合作公司高格调之间的矛盾。

项目难点:

尊重空间、深入空间,是最终目的,然而也面临如何解决业主超低预算(约900元/平方米含配饰)和多功能、高形象之间的矛盾!

主题来源:

“自然生长”是项目完成后对项目的总结。建筑空间中的坡屋面钢架和旋转钢楼梯让我联想起“森林”中的某些意向。在超低造价的限制下想营造主题氛围最佳的手段当然是照明设计的“终极武器”。可以说照明设计在该项目的成败中占了70%的比重。回头来看,很多空间中的元素原来就存在那里,我只是用灯光把它激发出来!

灯光把控:

把灯光定位在整个项目的基础地位,所有空间的划分和整合都以照明设计为主要手段。

按照不同尺度、材质、功能来分别考虑照明方式和灯具的选择,比如旋转楼梯是用尼龙绳编制来体现“瀑布”的概念;整体射灯重点照明配合楼梯踏步的洗光传达出“水幕”晶莹的感觉。

原建筑钢结构柱及桁架的照明设计采取柱面窄光束射灯及整体漫反射间接照明结合的方式,体现树林中树干林立、树影婆娑的意境。

1

2

3

4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