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国产机器人精准动作有差距“洋机器人”还是市场主角

   2016-05-13 大连日报2020
核心提示:2016(第十八届)大连国际工业博览会昨日在星海会展中心开幕,展会将持续到5月14日,近400家中外企业参展。目前,工业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展会

2016(第十八届)大连国际工业博览会昨日在星海会展中心开幕,展会将持续到5月14日,近400家中外企业参展。目前,工业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展会现场,吸引最多关注的也正是工业机器人展区。记者从参展企业了解到,从国外进口的“洋机器人”产品,无论是在展场还是市场中都是主角,国产工业机器人仅靠价格优势还难以获得市场主导地位。

随着人工成本上升,工业企业以机器人替代人工的需求持续放大。一家参展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一些大中专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购买机器人产品,用来培训学生操作机器人,这反映出市场对相关技能人才的需求在提升。

近期,一些餐厅的上菜机器人出现在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里。一家代理日本机器人产品的参展商向记者展示了作为上菜机器人核心的agv自动搬运小车,他认为,餐厅应用机器人将成为趋势,目前上海、杭州等地餐厅应用较多,除了上菜,还有会炒菜的机器人。从成本看,该企业销售的上菜机器人一个2万元,不过软件比硬件价格更高,要组成一个6“人”的上菜机器人团队,则需要80万元到90万元。相比之下,国产机器人价格要低30%~40%,不过因为精准度低、可靠性低、返修率高等问题,在市场上还缺乏竞争力。

另一家中日合资企业负责人介绍,搬运机器人制造相对简单、市场需求大,国产机器人以搬运机器人居多,而更高端的机器人由德国、日本产品占据主导。有的国产机器人启动时,从静到动会出现晃动,而很多进口机器人动作平稳柔和,从这个细节就能看出产品不在一个档次上。

展会现场,该企业展示的双臂机器人安装有15个轴,比人的手臂更灵活,同时配备视觉系统,可以人机互动玩纸牌游戏。企业负责人表示,为了与消费市场距离更近,合资的日本企业将一部分机器人装配放在中国工厂完成,但核心部件都在日本生产。目前,合资的中方企业扮演的是系统集成商的角色,根据客户具体需求,为其提供机器人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