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储能国际峰会|解读电力储能应用需求 分享技术解决经验

   2016-05-16 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3110
核心提示: 5月12日,储能国际峰会2016平行分论坛一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如期举行,演讲嘉宾围绕电力储能应用需求解读及技术解决方案的主题进行了精彩报
     5月12日,“储能国际峰会2016”平行分论坛一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如期举行,演讲嘉宾围绕“电力储能应用需求解读及技术解决方案”的主题进行了精彩报告,详细分析了电力系统对储能的需求以及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同时来自中天储能、四方继保、圣阳电源、上海捷力、DurionEnergy、Saft、NGK、Hydrogenics公司的嘉宾代表分别分享了各自的技术解决方案、相关经济性研究成果及典型案例。

在中国能源革命新征程的浪潮里,储能可以在电力系统中实现哪些应用价值?储能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经济性如何?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给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创造了哪些应用空间?您都会在“储能国际峰会2016”平行分论坛一中找到答案。与此同时,您还能聆听到来自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成功储能案例,了解国外企业部署电网级储能解决方案的策略和国内企业在电力储能解决方案领域的探索成果。

图为主持人:中国电科院电工与新材料所来小康所长

平行分论坛一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半场,上半场由中国电科院电工与新材料所来小康所长主持,主要围绕“电力储能应用需求解读”主题,中国电科院首席专家胡学浩先生、双登集团北京慧峰聚能副总经理/中国科学院电工所研究员唐西胜博士、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专家顾问岳建华先生、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所杨波主任、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储能研究所刘明义所长和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王彩霞博士,分别发表了精彩纷呈的演讲,就储能在电力系统、智能微电网、风电场、分布式光伏发电、发电侧、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大电网场景和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场景中的应用需求、应用价值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图为:中国电科院首席专家胡学浩先生

胡学浩先生主要从电力系统需求和各种储能技术性能角度,分析了电能储存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作用及发展展望。他认为,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与技术进步快慢密切相关,经济性是应用中需要考虑的极为重要的因数,国家扶植政策也是关键因素,此外还应视具体情景与其他各种常规技术配合使用。未来,各种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趋势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微电网和智能电网中,而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远期储能技术的市场更被看好,并且除了目前大量应用的储能技术外,氢和合成天然气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图为:双登集团北京慧峰聚能副总经理/中国科学院电工所研究员唐西胜博士

唐西胜博士从储能应用于微电网的角度,基于双登集团铅炭电池技术及其控制策略在典型案例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随着各种电池的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电池储能在电力系统多种服务功能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需求响应结合,与分布式发电和可靠供电结合是典型应用模式,但还需要与之配套的政策和市场机制。另外,还应针对电力系统应用,上下游紧密合作,全面把握电池、模组、系统应用等各环节的需求,实现储能系统的技术经济性全面提升。

图为: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专家顾问岳建华先生

岳建华总工程师主要从蒙东和蒙西严峻的弃风形势下,分析风电场对储能的需求与经济性。他认为,如果能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市场调节、模式创新,风电场配合电网实现调峰、调频功能,并实现弃风供热与弃风电制氢,就可以实现风电的大规模消纳。而先进压缩空气储能与电池储能的推广应用,则可以大大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整体利用水平,对目前我国严重的雾霾治理、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安全等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另外,包括电——电、电——热、电——氢等多种储能方式的综合应用,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弃风问题,还能提高风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风电健康可持续发展。

图为: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所杨波主任

杨波主任主要基于分布式光伏和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储能在分布式光伏发电中的解决方案,并就储能未来在微电网中的规模化应用前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从政策上看,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将为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和储能应用打开市场空间并创造出盈利空间;从经济性上看,储能成本会随着规模化应用而快速下降,回收期逐渐缩短,并开始逼近盈利点;从技术上看,近两年,在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和标准制定方面的工作已经越来越规范,另外,在系统集成和管理系统等方面也基本不存在大问题,只要再提高一些技术先进性,就可以实现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规模化应用,并找到盈利空间。

图为: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储能研究所刘明义所长

刘明义所长主要站在发电企业角度,基于发电侧在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增加后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发电侧对储能的需求以及储能技术在发电侧可实现的应用价值。他认为,储能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推广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随着技术进步,储能成本与技术已经逐渐进入经济性区域。而为了使储能早日实现大规模应用,刘所长建议,首先,应加强对储能技术的研究和运用的扶持力度,抢占新能源革命的先机;其次,应抓住储能技术处于突破前夕的机会,利用产业规模与市场优势,推进各种储能技术研究与产业的结合。

图为: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王彩霞博士

王彩霞博士根据目前电网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对储能技术的应用需求角度,分别分析了储能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大电网和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场景下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主要建议。她认为,首先,应高度关注储能技术的发展,加大对大规模储能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储能技术的多元化发展和应用;其次,要加快先进大容量储能技术的创新部署,提高储能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延长使用寿命,特别是加快电池技术的创新步伐;然后,加紧储能示范项目立项和建设,为未来大规模应用积累技术数据和运行及电网管理经验;最后,出台储能配套支持政策,并在新一轮电力市场架构和规则设计中,考虑提高储能盈利水平的可能性,探索适合储能发展的规则设计,推动储能技术的发展。

图为:国家电网辽宁省电力公司王芝茗总工程师

下午场由国家电网辽宁省电力公司王芝茗总工程师主持,主要围绕“电力储能技术解决方案”主题,中天储能白雪平总工程师、Saft亚洲销售总监PhilippeUlrich先生、德国DurionEnergy公司首席执行官UweKuhnle先生、Hydrogenics公司业务发展总监AlanKneisz先生、北京四方继保配网事业部解决方案经理吴家宏先生、日本NGK公司事业部长玉越富夫先生、上海捷力CTOMikeDymond先生和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隋延波副总经理,结合实际案例,分别就各自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锂离子电池、Powertogas、电池移动电站、微网控制、钠硫电池、水性钠离子电池和铅炭电池等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些国内的成功案例以及国外企业的先进经验都为储能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图为:中天储能白雪平总工程师

图为:Saft亚洲销售总监PhilippeUlrich先生

图为:德国DurionEnergy公司首席执行官UweKuhnle先生

图为:Hydrogenics公司业务发展总监AlanKneisz先生

图为:北京四方继保配网事业部解决方案经理吴家宏先生

图为:日本NGK公司事业部长玉越富夫先生

图为:上海捷力CTOMikeDymond先生

图为: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隋延波副总经理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