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东莞尝试“互联网+污水处理”模式

   2016-05-27 腾讯2800
核心提示:又黑又臭的河涌水被抽入污水处理设备后,加入一种无机高效絮凝剂之后,流出来时就变得很清,臭味也被去除。日前,在东莞市高埗镇的一个污水处

又黑又臭的河涌水被抽入污水处理设备后,加入一种无机高效絮凝剂之后,流出来时就变得很清,臭味也被去除。日前,在东莞市高埗镇的一个污水处理示范点,记者见到了这种由东莞企业研发的“废水处理装置”。这种装置不但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专利认证,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市场空白,并且还可以连接APP系统,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操作、监测系统,做到污水处理的“互联网+”。

东莞尝试“互联网+污水处理”模式

研发出此项专利的广东中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此前主要从事矿山污水处理,而这一絮凝剂的技术研发,最初也是用于矿山污水的处理当中。“在所有污水废水中,矿山的黑水污染占了40%的比重,其他才是工业污染。换而言之,我们的技术用于解决河涌污染,也完全可以胜任。”该公司总经理梁冠钦说。据其介绍,这种絮凝剂能够秒杀废水的黑臭,利用絮凝剂水解后释放的强烈的正电荷与黑臭水的分子发生吸附反应,从而凝结下来,达到治理水污染的目的。

目前,东莞已有不少大型污水处理厂,这种小型的污水处理装置与其相比,竞争力在哪儿?该公司的技术顾问冷成保告诉记者,东莞除了大的河流外,还有很多遍布水乡的河涌,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大,难以覆盖,而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较小,从十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左右,可在不同河段设立站点。

据了解,包括东莞在内的全国城市,都有河涌污水处理难题,正在大力加快治理力度和投资力度。今年3月,东莞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2016年第二批内河涌污染整治任务清单”,年内河涌污染整治任务已经全部明确,33镇街(园区)各将对1~2条内河涌实施“一河一策”,制定落实整治方案。梁冠钦说,为了更有效提高运营效率,减少人力、运营成本,同时利于运营管理数据的及时收集分析,有利于环保职能部门集中监管提高效率,他们也特意开发了一套APP系统,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操作、监测系统,做到污水处理的“互联网+”。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