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奇瑞新能源寄居海螺型材:芜湖意在做大新能源产业

   2016-05-31 21世纪经济报道3170
核心提示:这些投入,对于目前的奇瑞而言,心有余而力不足。奇瑞目前传统业务的利润来源,并不具备向奇瑞新能源大规模输血的能力,奇瑞新能源只有通过自

这些投入,对于目前的奇瑞而言,心有余而力不足。奇瑞目前传统业务的利润来源,并不具备向奇瑞新能源大规模“输血”的能力,奇瑞新能源只有通过自身来解决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奇瑞新能源与海螺型材的联手,寄望的正是后者的资金和资源。

继奇瑞将变速箱业务注入万里扬,成为万里扬主要股东后,奇瑞新能源近日又在资本市场上演了类似的一幕。

5月22日晚间,海螺型材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股权,并取得该公司的控股权,同时发行股份配套筹集资金。

海螺型材停牌前总市值约为41.22亿,其最大的股东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0.63%,二股东持股9.43%。海螺型材定增完成后,奇瑞有望跃居其第二大股东。

海螺型材一举两得

根据公开信息,奇瑞新能源公司注册资金2.5亿元,由奇瑞汽车和其全资子公司持有股份70%,另30%由芜湖建筑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去年11月,奇瑞通过长江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以9.2亿元转让其30%股份后,目前占股40%,仍为最大股东。

按照去年30%转让价计算,奇瑞40%股份估值超过12亿元。海螺型材现有二股东所持9.43%股份,按停牌前市值计算,不足4亿元。倘若奇瑞全部40%股份转让给海螺型材,奇瑞有望成为海螺型材第二大股东。

不过,海螺型材欲取得奇瑞新能源的控股权,尚需后者的其他股东也向海螺型材转让其持有的股份。

此次与奇瑞新能源的重组,海螺型材可谓一举两得。据业内人士分析,一是借助此次重组,海螺型材实现对奇瑞新能源控股;其二,海螺型材借奇瑞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华丽转身,由一家传统企业,转型为一家新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汽车行业证券分析师认为,随着奇瑞新能源业务注入海螺型材,未来不排除海螺型材会进行与新能源相关的更名,从而名正言顺地发力于汽车新能源。

拷贝“万里扬模式”

将奇瑞新能源股份转让,并不意味着奇瑞就此放弃了新能源。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此前表示,奇瑞要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将新能源汽车做大做强。实际上,奇瑞已经制定了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20万辆的目标。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竞争也在加剧。一批国际汽车企业产品进入后,自主品牌汽车面临的是国际竞争。国产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除了产品的竞争,还需要有强大的上下游体系和核心零部件业务的支撑。

这些投入,对于目前的奇瑞而言,心有余而力不足。奇瑞目前传统业务的利润来源,并不具备向奇瑞新能源大规模“输血”的能力,奇瑞新能源只有通过自身来解决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奇瑞新能源与海螺型材的联手,寄望的正是后者的资金和资源。

奇瑞新能源与海螺型材的重组模式,与之前奇瑞变速箱业务的发展模式如出一辙。去年12月,奇瑞与浙江万里扬就变速箱业务整合达成协议,奇瑞将变速箱技术及生产设备剥离至浙江万里扬公司。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的思路是,如果奇瑞变速箱属于奇瑞,只能给奇瑞供货,而“卖”给万里扬后,奇瑞变速箱也同时转身为一家第三方的变速箱供应商,可以给更多奇瑞以外的汽车企业供货,从而发展壮大,打造中国版的“爱信精机”。

奇瑞新能源亦是这种思路。虽然奇瑞新能源业务自身盈利能力不错,2015年,奇瑞新能源实现净利润8732万元,但是,这些利润与动辄几十亿的新能源汽车投入而言,恐怕是杯水车薪。

“芜湖新能源”雏形初现

另一方面,作为传统建材业的海螺型材,日子并不好过。

2015年,海螺型材实现营业收入34.29亿元,同比减少12.16%;实现净利润9455.33万元,同比减少 12.92%。

反观奇瑞新能源,虽然宣传不多,但在新能源销售排名中已崭露头角。2015年奇瑞销售新能源汽车1.4万辆,销售收入10.5亿元,净利润873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60%、266%和226%。从两者数据看,虽然海螺型材营业收入接近奇瑞新能源销售额的4倍,但前者的净利润只比后者多720万元。

作为盈利可观的新能源业务,如果奇瑞愿意将这部分业务借壳单独上市,也不是没可能,为何“卖”给海螺型材?结合芜湖的产业布局分析,不排除芜湖市政府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有自己的“野心”。

芜湖因为有了奇瑞汽车,已成为安徽省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基地之一,而海螺型材和奇瑞汽车,是芜湖最大的两家企业,它们之间的资产重组,从一定意义上看,背后也有芜湖新能源产业联手做强的意味。

实际上,就在奇瑞新能源与海螺型材达成协议前,奇瑞新能源上下产业链投资已经开始大手笔启动。今年2月份,奇瑞投资了年产6万辆的全铝制车身车间,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车身需求开发和生产产品;今年4月份,奇瑞又与日本安川电机签署合作项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奇瑞近期还正在筹划一个电池项目。这种产业链的大布局,有了海螺型材的加入,速度无疑会加快。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