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节能环保为安徽转型发展“减压”

   2016-06-30 |1920
核心提示:6月12日,安徽省经信委发布的安徽省节能环保产品技术对接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是利用互联网将节能环保技术产品提供方,用能单位需求方,第三方

6月12日,安徽省经信委发布的“安徽省节能环保产品技术对接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是利用互联网将节能环保技术产品提供方,用能单位需求方,第三方服务机构、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联动起来的互动平台,能够进一步推动全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安徽节能环保产业初具体系

作为安徽加快培育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眼下,安徽省的节能环保产业正瞄准广阔的市场精准“发力”,通过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科技创新实力,努力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体系。

记者日前从安徽省经信委获悉,2015年安徽省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1623.3亿元,增长13.8%。受益于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去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9099.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2%,为近五年首次下降。

特别是随着“五个一百”专项行动(“五个一百”专项行动是全省工业领域为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而开展的一项工作,即“壮大100户节能环保生产企业、推介100项节能环保先进技术、推广100种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实施100个节能环保重点项目、培育100家节能环保服务公司”)的深入实施,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呈现出发展势头强劲、规模稳步扩大、创新能力增强、名牌效益显现的良好势头。进入2015年推介目录的100户企业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均在1亿元以上;100项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和100种节能环保装备产品中的76%技术和58%产品都已经在安徽省有了应用和生产;100个节能环保重点项目的投资额度达到163.8亿元。

环保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产业的发展得益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强。成立于2011年的安徽欣创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过近5年的发展,具备了“诊断检测-方案设计-项目建设-专业化服务”一体化能力,形成了环境设施托管等科学管理模式,可以系统地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特别是在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大型高炉矿槽颗粒物控制技术、环保水处理药剂与工艺化学品、工业废水综合处理技术、烧结冷却机废气余热发电技术和新能源产品开发等方面,形成了技术储备和特色技术成果。

欣创公司表示,“十三五”期间,将努力发展成为国内节能环保领域知名综合服务商,综合实力进入国内节能环保企业先进行列,并争取在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到“十三五”末,力争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做大节能环保板块,全力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运营模式。

作为一家建筑环境、节能环保、通信技术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安徽宾肯电气公司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室内空气品质的系统解决服务商代表。目前,企业的产品已在北京、天津、广州、合肥等大中城市的机场、地铁等公共场所得到了广泛应用,由此带动企业的年均增速达到了20%。

技术对接平台促进产业发展

近年来,安徽高效低温余热发电、智能电网、水处理设备和药剂、除尘脱硫、煤矿瓦斯综合治理等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涌现出艾可蓝、皖南电机、神龙变压器等一批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节能环保服务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服务产业初具规模。

“建立起对接平台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动节能环保产业更好发展”,据安徽省经信委节能综合处负责人介绍,节能环保技术产品提供方通过平台可以结合用能单位实际状况,对改造的时间节点有较为准确的把握;用能单位通过平台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各种节能环保技术产品及相关服务,选择最适合自身要求的产品、技术和服务;第三方服务机构通过平台可以最大效率地为节能环保项目提供服务;科研院所通过平台可以了解节能环保技术产品的发展水平,有利于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实施转化;金融机构通过平台可以了解项目的真实性以及项目的经济效益,减少和规避放贷风险。

构建立体式绿色发展体系

记者了解到,我国在节能环保产业上的发展重点,大致分为“节能环保先进技术装备”和“节能环保的产品和服务”两部分。直接而言,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专门用于环境污染整治及其相关治理的各种产品、技术、行业,如污水处理设备设施等。间接而言,则覆盖所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各种产业,从材料技术研发、节能环保型产品消费到绿色金融。

目前,随着新经济发展,培育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我国的一大支柱产业,同时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共识。“只要对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都可以认定为节能环保产业,可包括清洁能源、节能型电器、绿色保险信贷等”,相关人士表示,节能环保产业的科学发展,可以为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治创造必需的物质和经济基础,以及形成相应的产业价值量,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供给侧意义上的产业发展和变革,可以帮助经济社会提高发展效率,发挥激励相容的政策效应,“因此,‘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最大出发点和必要性,在于环境质量提高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点,构建包括节能环保产业在内的立体式绿色发展政策体系是必经之路。”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