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互联网+建筑节能”亟需解决数据透明性

   2016-07-05 中国能源报 2800
核心提示: 据悉6月7日,由保尔森基金会、能源基金会(中国)和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共同撰写的《绿色金融与低碳城市投融资》报告,

      据悉6月7日,由保尔森基金会、能源基金会(中国)和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共同撰写的《绿色金融与低碳城市投融资》报告,在第二届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上发布。报告预计,未来5年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所需投资总额将达到6.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万亿美元),用于低碳建筑、绿色交通和清洁能源三大行业。

根据由保尔森基金会负责撰写的低碳建筑部分计算,“十三五”期间中国需要投资1.65万亿元人民币(约2540亿美元),用于支持新建高星级绿色建筑以及对现有住宅和公共建筑进行大规模节能改造。

低碳建筑部分作者、保尔森基金会执行主任莫争春博士表示:“政府已经承诺通过实行更完善的建筑标准和提供公共补贴提升建筑能效,同时我们看到民间资本对这些项目也表现出了日益浓厚的投资兴趣。我们正在开发创新的节能建筑投融资机制,比如结合第三方评级机构体系建立绿色建筑政府担保机制,那么绿色建筑领域的经济增长潜力将是巨大的。”

建筑行业规模巨大,能源消耗大并且管理复杂性高,在生命周期内建筑物能耗占全球资源总量的40%,在“互联网+”热潮下,使用互联网思维,运用大数据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耗,无疑将带来巨大的商机。

莫争春告诉记者,能源互联网可以为绿色节能建筑提供创新技术手段和解决方案。

绿色节能建筑与能源互联网结合后,将会使楼宇管理更智慧。在一座大楼里,用户每天消耗的电、水、油、气等能源资源,能源互联网能够利用大数据分析,使能源管理更加量化、精准。此外,管理者还可根据不同能源的使用情况,预测能源消耗,从而按照用户需求对能源进行有效调度和利用。

据他介绍,现在已有一些建筑商应用大规模远程诊断管理。“有几家创业公司研发的云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模型对大楼的整体用能情况进行远程智能化分析,并且可以将室内环境很好地调节到最佳状态。例如,在办公人少、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会自动关闭部分空调等。”

不过,莫争春也指出,目前“互联网+建筑节能”在应用上并不广泛,“最大的问题是建筑物能耗信息披露不完善,建筑节能数据很难从市场获得。”

另外,中国绿色节能建筑中也在不断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比如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以及太阳能光伏板,“不过,中国的住宅不同于欧美以家庭为单位的独栋住宅,高层公寓是中国住宅主流,屋顶太阳能光伏板作用有限。因此,分布式光伏应更多在别墅、工业厂房、商场等建筑类型的屋顶上推广。”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