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桐庐县树立“五水共同治理”生态公益金

   2014-08-20 浙江环保新闻网1480
核心提示:桐庐县在全力推进“五水共治”工作期间,大胆创新筹资融资渠道,将筹集到的资金建立“五水共治”生态公益金,按照“社会参与、自愿认筹、留本返还、收益捐赠”的原则,首创“返本捐息”运作模式,为破解资金筹措难题开辟了新路径。
桐庐县在全力推进“五水共治”工作期间,大胆创新筹资融资渠道,将筹集到的资金建立“五水共治”生态公益金,按照“社会参与、自愿认筹、留本返还、收益捐赠”的原则,首创“返本捐息”运作模式,为破解资金筹措难题开辟了新路径。

  创新筹资模式“返本捐息”无负担

  今年年初,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桐庐籍民营快递企业、上海中金公司等企业分别出资2000万与1000万,共同发起成立“五水共治”生态公益金。

  筹集生态公益金的浪潮很快就从民企出发席卷整个桐庐,全县各界积极通过各种形式参与“五水共治”行动。在年初的动员大会上,县领导每人现场认筹3万-5万元,不仅为广大党员干部起了表率作用,也获得了老百姓的掌声和信任。

  截至今年3月底,桐庐县共有300多家企业、近13000人参与“五水共治”生态公益金认筹,总认筹额达1.2亿。

  据了解,公益金三年一期,利息及运作产生的资金按计划用于“五水共治”项目补助。3年后,认筹者可继续认筹存放,也可凭票据及认筹证将本金取回。这种模式,一方面灵活机动,既未增添民众负担,又能保证项目资金可持续操作;另一方面,变“政府出资”为“全民投资”,变“政府治水”为“全民治水”,增强百姓的归属感、自豪感,使群众以主动担当的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到“五水共治”中去。

  设生态公益金管委会工程绩效全过程跟踪

  为管理好这笔资金,桐庐还专门成立了“五水共治”生态公益金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生态公益金设立、运行管理和资金分配使用、宣传等相关工作,秘书处设在桐庐农村合作银行。

  同时,桐庐明确生态公益金使用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与项目建设直接挂钩,优先用于市、县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在申报程序上,由公益金使用单位按要求报送项目申报表,经秘书处初审合格后制定公益金使用方案,明确使用对象、使用金额、使用期限和年利率以及双方权利义务等主要事项,经委员会审定并予以公示后方可实施使用。

  生态公益金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对公益金支持建设的涉水项目实行全过程工程绩效跟踪,根据工程的绩效情况,采取对应的措施,如果绩效考评结果显示该工程无法如期完成或存在其他问题,我们将提高年利率或者提前收回公益金,同时将收回的公益金用于进展迅速的项目,通过这样一种绩效考评制度来确保最大限度发挥资金效益。”

  3600万生态公益金收益投入治水

  第一批1200万用于“保供水”项目

  根据桐庐农村合作银行的运行情况,生态公益金平均每年产生本金10%的利息。根据测算,公益金收益三年滚动,收益将达到3600万元。这些资金将按计划全部用于“五水共治”项目补助。

  桐庐首先确定第一批公益金收益1200万元使用重点为“保供水”项目,拟定《桐庐县“五水共治”生态公益金第一批使用方案》,共涉及11个乡镇(街道)、21个行政村,受益人口达115310人,计划以“以奖代补”的形式补助全县供水安全提升改造项目。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