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粉尘爆炸事故频发病根在哪儿?

   2014-08-21 辽宁日报 2790
核心提示:昆山粉尘爆炸事故举国震动,但这并不是个例。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全国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甚至烟草行业都发生过粉尘爆炸事故,其中,金属粉尘爆炸事故几乎占到粉尘爆炸事故的3成左右。
昆山粉尘爆炸事故举国震动,但这并不是个例。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全国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甚至烟草行业都发生过粉尘爆炸事故,其中,金属粉尘爆炸事故几乎占到粉尘爆炸事故的3成左右。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制定的防范粉尘爆炸事故的标准已经很多,为何重重法令难阻事故发生?专家坦言,标准很多,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这些标准。

国家安监总局再次下发专门通报,要求加强粉尘场所的安全管理。痛定思痛,监管部门的反思不能只是停留于爆炸,而要真正关注那些平时看似危害不大的粉尘,督促工厂改善环境。引导企业进行环保升级改造,部门监管不留死角,才是治本之策。

8月2日,江苏苏州昆山市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爆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经调查,该事故因粉尘爆炸引起。因这起严重的安全事故,昆山这家工厂的工作环境引起关注。据工人介绍,公司工作环境较差,干一天活后,整个人都会“变黑”,“那种灰粘在皮肤上就掉不下来”……痛定思痛,只有切实解决粉尘污染环境的问题,才能让悲剧不再发生。

粉尘爆炸事故频发的背后

粉尘爆炸是怎么回事,为何那么容易发生?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王峰告诉记者,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看似安静的粉尘就会发生快速燃烧的化学反应。但凡发生粉尘爆炸事故,都与空间狭小封闭、遇高温或火源有关。

据介绍,一般比较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粉尘有铝粉、锌粉、镁粉、铝材加工研磨粉、各种塑料粉末、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体、小麦粉、糖、木屑、染料、胶木灰、奶粉、茶叶粉末、烟草粉末、煤尘、植物纤维尘等。

这些粉尘只需满足5个条件,即可能发生爆炸:可燃性粉尘、助燃气体(一般指氧气)、点火源、扩散(形成粉尘云)、受限空间。

2010年以来,全国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甚至烟草行业都发生过粉尘爆炸事故,其中,金属粉尘爆炸事故几乎占到粉尘爆炸事故的3成左右。鉴于此,自2010年以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连续四年发布有关防范粉尘爆炸的通知通报。不但如此,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制定的防范粉尘爆炸事故的标准已经很多,包括一部粉尘防爆通用规程和若干具体行业的标准,连除尘器也有标准。

然而,国家的明文规定,主管部门下发的通知和行业的建议指导都未能遏制粉尘事故的发生。今年以来,我国发生了多起粉尘爆炸事故,危害较大的就有6起之多。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粉尘防爆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国平对记者坦言:“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标准很多,但是执行得不好,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这些标准。 ”

据了解,现实中很多企业对工作环境、工人的职业病风险漠不关心,只要不出突发事故、不出人命,就会被认为是“安全”的。一些地方政府对企业的这种做法态度暧昧。

前几年,某省一家企业195名工人被确诊为矽肺病,这一数字创下企业一次性检出矽肺病人数的全省之最。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家高污染企业竟是当地的先进典型。因为追求GDP的共同利益诉求,一些地方政府与企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再加上“出小事没人管、出大事花钱摆平”的治理模式,使职业病防治难上加难。

今年7月发布的 《中国尘肺病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2014)》指出,尘肺病已成为我国职业病中的“第一杀手”。去年全国共报告职业病2.64万例,其中尘肺病2.3万例,占报告总例数约87%。报告本身传递的一个信息是,无论是在粉尘作业场所提供防护设施,还是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安全卫生培训教育,及告知职业危害等信息上,呈现的都是一种严重的“欠债”状态。

对粉尘场所的应急排查在行动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多次通知通报,造成粉尘爆炸事故的原因被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企业对粉尘作业危险性认识不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不到位。二是企业安全投入不足,作业现场通风、除尘、防火防爆等安全设备设施不完善。三是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力,作业人员缺乏相关的安全知识。四是部分地区对冶金等工商贸企业涉及粉尘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监督管理针对性不强,存在薄弱环节和漏洞等。

昆山粉尘爆炸事故举国震动,这次事故令社会各界将注意力再度集中到涉尘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上。国家安监总局再次下发专门通报,要求加强粉尘场所的安全管理。

眼下,全国各地都已行动起来。在辽宁,省安委会决定重点在煤炭、化工、机械加工(铝镁制品)、医药加工、木材加工、粮食和饲料加工、纺织、烟草等行业领域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检查和治理由煤粉、金属粉尘、粮食粉尘、饲料粉尘、农副产品粉尘、林产品粉尘和合成材料粉尘等引发的各类燃烧爆炸安全隐患。

记者从沈阳市相关部门了解到,沈阳市将进一步加大对涉及粉尘作业的工矿商贸企业的安全监管力度,并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是,全市范围内各行业领域内涉及可燃粉尘作业企业的基本情况,准确掌握涉及粉尘作业企业的数量、粉尘的类别和应急措施等,研究防范措施、监管新方法和新手段。

检查的重点为,通风除尘设备设施是否完善、动火作业等制度是否制定并落实、消防器材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是否配置到位、培训教育和应急措施是否落实、安全检查是否到位等情况,及时督促存在问题、隐患的企业进行整改。对未及时整改的企业,要加大查处力度。 8月30日前,检查情况将上报市安委会办公室。

省内企业也颇受震动。为此,辽宁忠旺集团启动了 “紧急重点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强化企业除尘能力,完善安全逃生设备,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治本之策:企业升级,监管到位

应急排查只是针对当前的严峻形势而采取的临时手段,毕竟治标不治本。痛定思痛,监管部门的反思不能只停留于爆炸企业,而要真正关注那些平时看似危害不大的粉尘,督促工厂改善环境。

徐国平对此深有感触:“我们搞了这么多年研究,呼吁了这么多年,出事了,全国上下都很重视,事情过去了就又忽略了。现在必须让大家意识到,粉尘爆炸的危害性太大了,在监管、企业管理和危险控制上都应该有一些不同于一般企业的措施,对这类企业急需加强监管、培训,并增加安全检查次数。 ”

据介绍,很多企业觉得粉尘问题最多是对员工健康有影响,不会联想到爆炸事故;企业的基层员工这种安全意识就更不足了,相关管理也不到位。另一方面的意识薄弱,来自于监管部门。过去的监管可能更加重视矿山企业、高温铁水等,很多监管人员对一般企业的粉尘场所并不重视,这方面急需加强培训。

调查显示,当前国内不少工厂依然以低价竞争、压缩安全生产成本的方式争取生产订单,为保证利润根本“无心”安全生产。无论是除尘还是环保,抑或是对员工的保障,企业都无意或无力进行这方面的投入,监管部门强制性措施不到位,致使粉尘污染状况迟迟得不到解决。

生命重于泰山,对粉尘场所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忽视和懈怠。作为政府,应该充分发挥正面宣传引导和监管惩戒作用,多种途径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监督企业的安全生产,严防漏洞,惩戒安全生产的违规行为;作为企业,应该将员工的人身安全置于产能和效益之上,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标准和规程,主动预防安全生产隐患,并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作为员工个人,要严格执行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程,善于发现安全漏洞,敢于揭发企业的安全违规行为,对自己和其他工友的生命负责。

以广东省潮州市为例。五金不锈钢制品行业是该市的支柱产业。为切实解决金属粉尘污染环境的问题,同时促进该行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该市环保部门着力开展专项综合整治工作,引导企业推动金属粉尘污染治理和治污设施的升级改造。据该市环保局介绍,自2011年以来,全市已有近200家不锈钢骨干企业升级改造配套设施治理粉尘污染并通过环评审批,学校、卫生院和居民密集住宅区周边的100多个抛光场被拆除或强制停电处理,同时建成了3个集中抛光区,对五金不锈钢制品企业集中区域实现打磨金属粉尘的综合整治。

通过对企业设备的升级改造,困扰企业多年的粉尘污染问题一举得到解决。与此同时,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幅增强,企业生产环境改善后,有更多工人加入到这个行业里来.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防粉尘,它和治病一样,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