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绿色金融将亮相G20 助力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

   2016-09-02 中国节能网380
核心提示: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新风潮。G20峰会召开在即,中国作为主办国第一次将其列为重要议题之一。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

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新风潮。G20峰会召开在即,中国作为主办国第一次将其列为重要议题之一。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对记者表示,这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话语权,重新激发G20促进全球经济长期增长的活力。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近日透露,“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在会同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十三五’现代金融体系规划,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碳银创始人、CEO俞兆洪对记者表示,绿色金融不仅包括对环境友好,还应该强调金融对社会发展友好,包括能增进充分就业,创造新的公平发展机会,结合当下情景,绿色金融应该支持创造、创新,支持专业服务产业,支持中小型实体业。“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的关键在于尽快建立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的风险管理机制和风险评估体系,坚决避免大实体企业金融化,也要避免金融机构实体化。”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绿色金融主要领导者,但也面临一定的挑战。”黄志龙认为,一是绿色金融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仍然缺乏相应的权威评价标准和评价机构;二是绿色金融可能会出现项目期限错配的现象,一般情况下绿色发展的项目资金需求是长期的,但市场长期的资金供应相对缺乏,容易出现期限错配。三是政策支持的可操作性还有待完善。

“我国绿色金融未来推进的切入点是,政府不是运动员,也不应是裁判员,但应在制定规则,政策性引导中起到关键作用,要有所作为和有所担当;要大力发展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绿色金融服务;要大力扶植行业性或者区块性产业生态平台,绿色金融行业化、生态化,可以有效提高效率降低风险。”俞兆洪认为。

黄志龙认为,未来绿色金融应明确政策支持方向和政策可操作性,特别是政府在制定绿色金融的标准,引导评价机构的发展应起到主导作用。二是支持金融机构逐渐培育环境风险分析和管理能力。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还是要依赖与资金的供应方金融机构对绿色发展项目的环境风险的识别能力,但是传统金融机构这方面能力有所欠缺,加之绿色金融是新生事物。因此,迫切需要金融机构这方面的能力。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