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节水知识】人工降雨,人类对自然的改造

   2016-09-27 中国节水网490
核心提示:提起人工降雨,相比大家并不陌生。无论是因吉林60年大旱而首次人工降下的甘霖,还是2008年那场为保证奥运会正常进行而提前降下的雨,都让人工

提起“人工降雨”,相比大家并不陌生。无论是因吉林60年大旱而首次人工降下的甘霖,还是2008年那场为保证奥运会正常进行而提前降下的雨,都让人工降雨这项人为活动逐渐走进大家的视野。

一、人工降雨是如何实现的呢?

原来运用云和降水物理学原理,通过向云中撒播降雨剂(盐粉、干冰或碘化银等),使云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可以形成人工降水。

人工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

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使本来不能自然降水的云受激发而降水,也可使那些水分供应较多、往往能自然降水的云,提高降水效率而增加降水量。

二、人工降雨的方法有哪些?

普遍认可的人工降雨有三种:

冷云催化

暖云催化

动力催化

根据降水粒子浓度的实测资料和理论估算,只有当冰晶浓度达到1个/升或更高的量级时,才有较高的降水效率。对因冰晶浓度不足、降水效率很低的自然云,若在其过冷却部位播撒成冰催化剂,就可以增加冰晶浓度。这些人工冰晶通过伯杰龙过程迅速增长,促进冷云降水过程,使降水量增加。

就冷云催化而言

云中的温度条件十分重要。鉴于降水过程的复杂性,采用不同催化技术时,必须研究各类云中最有利的温度条件或其他条件。

而对于暖运催化而言,在温度高于0°C的暖云里,降水主要在云滴碰并过程中得到发展。云滴越大,碰并增长就越快。

至于动力催化,则需要通过冷云催化使云中产生大量冰晶,所释放的潜热将改变积云的宏观动力过程而增加降水。积云中上升气流的速度,主要决定于云内外温差造成的浮力。

在发展旺盛的积云内,存在着大量过冷水滴。

在这种云中播撒大量的成冰催化剂时,能使过冷水滴冻结而释放潜热,水汽在冰粒表面凝华时也释放潜热。云体扩展,生命期延长,结果使进入云体的水分总量增大而增加降水量。

虽然“人工降雨”好处多多,但处于经济、环境等问题的考虑,其技术仍有待进一步的发展。我们也希望这一项技术能越来越成熟,造福更多人。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