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节能汽车交流会:混合动力或成中国车企的必然选择

   2017-01-15 中国节能网630
核心提示:1月1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指导,赛迪研究院主办的节能汽车技术产业化成果汇报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以节能汽车技术推广和应用

1月1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指导,赛迪研究院主办的“节能汽车技术产业化成果汇报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以“节能汽车技术推广和应用”为主题,围绕节能汽车技术发展重点,组织行业专家、自主品牌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对节能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及产业化情况进行交流和研讨。

  

近年来,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日趋严重,雾霾现象频频出现。2016年11月,环保部通报称,对11月初持续重污染天气过程中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分析表明,机动车尾气排放是污染来源之一。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2015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高达3.28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突破60%大关,国家能源战略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在节能减排领域,庞大的汽车保有量注定了其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节能汽车技术中至关重要的混合动力技术近年来发展快速。据统计,该技术可以在传统燃油车基础上实现节能35%—55%,减排效果显著,是降低PM2.5的重要手段,更是我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最主要的力量。

“目前,我国的规划与法规引导目标开始向发达国家看齐,在油耗与排放双法规大幅度加严、重拳推进、加速实施,而车企现有技术积累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已经产业化的混合动力或将成为中国车企的必须选择。”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执行官张彤对笔者解释了在EV、PHEV火热的当下,科力远做混合动力的原因:整车的需求和发动机能够提供的曲线之间是不匹配的,而发动机没有反向的动力源,我们就希望可以用电机来做能量回收的工作,可以快速启动又避免怠速。

2015年9月,《<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被纳入10大重点领域,节能汽车被放在首位,而混合动力乘用车和混合动力商用车则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重点。去年10月26日,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正式发布,首次将混合动力列为节能汽车技术之首,提出要大力发展混合动力,到2020年占全国生产汽车产销规模的8%。这与“到2020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的严格降耗政策不谋而合。

但从导向及市场反应来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认为“目前混合动力汽车仍被严重的低估和忽视”。在交流会上,董扬解释了其认为混合动力技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发动机作为一种动力机械,它和电动机相比有两大缺点,一是低速扭矩小;二是不能反转。但电动机可以反转,这样结合起来能非常有效的弥补发动机行使过程中间的低速扭矩的问题。

2016年,我国新增汽车保有量突破2400万辆,如果1/3是混合动力汽车,与同等车身、排量的燃油车相比,800万辆混合动力车,一共可节约220亿升汽油,几乎是北京市机动车2013年全年耗油量的两倍,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800万吨。

新旧动能的衔接转换,是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业在面临环境倒逼时,都不可避免会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一方面是着力开发新能源,另一方面是继续研究传统内燃汽车的潜力,而更为重要的则是将两种动能衔接在一起,做到新旧动能有序、平稳的过渡。这其中,混动技术正是一股重要的力量。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将在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各大车企为实现国家第四阶段油耗法而采取的主要技术路线之一,也将为全面达成《中国制造2025》中关于节能汽车发展规划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混合动力汽车产业的井喷之势指日可待。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