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昆明造出填补国内空白世界领先的节能玻璃

   2017-09-19 昆明日报970
核心提示:这种新型隔热浮法玻璃采用了独特的本体添加配方和工艺,通过在玻璃原料中加入有特殊光筛效应的稳态混合氧化物纳米陶瓷新配方材料,采用纳米陶瓷分散悬浮技术,使其具有高透光高隔热的性能,隔热效果较传统玻璃提升了40%。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受限于技术,为了保持玻璃的透光性,不得不牺牲隔热效果,如何两者兼得?这是行业专家多年来一直致力解决的难题。而今,这一技术难题得以攻克,并在昆明海口浮法线装箱,宣告这项填补国内空白、刷新世界纪录的节能科技产品成功产业化。
 
研发有多难?
 
历时3年终问世 专家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许武毅介绍,上世纪90年代,他们发现了在玻璃上贴一层膜,就能阻断一部分紫外线、红外线,于是,这项技术开始广泛应用到玻璃生产中,从第一代产品到现在的第三代产品,虽然产品性能不断提高,但成本也在不断攀升,而且膜使用一段时间就会起皮、衰退的问题也一直未攻克。如何研发出性能不错、价格适中的产品?国内外专家多年来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但成效并不显著,国外也采用了一些新工艺,虽然性能有所提高,但颜色太深,大大影响房间的采光度,市场接受度并不高。
 
“这个研发是非常难的。”许武毅说,首先,要找到合适的新材料来替代膜;其次,解决窑炉温度把控、玻璃熔制过程中如何添加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问题。
 
南京安达玻璃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安永峰讲述了大致研发过程。3年前,该公司和云南滇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研发工作,终于在2016年3月研发出新技术并通过了住建部专家鉴定,当时专家们对新研发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设计配方合理,对提升玻璃技术研发水平、促进玻璃行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希望尽快实现产业化生产。
 
研发团队结合专家意见,又历时一年,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将配方技术进行了优化和实验,集中考察了几十家浮法玻璃生产线,总结了工艺的经验,特别是在气氛调节和熔窑温度控制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同时,为了满足产业化需要,去年底,又在浙江建设了高隔热浮法玻璃添加材料加工基地。
 
今年5月,昆明海口浮法玻璃生产基地一号线点火,日产520吨浮法玻璃。一个月后,稳定生产出了高透光高隔热浮法玻璃6毫米、5毫米、4.7毫米、3.2毫米、1.8毫米系列产品。
 
产品究竟多神奇?
 
阻隔95%红外光 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昨日,在该产品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见到了庐山真面目:一眼看过去,这种玻璃和普通白玻璃其实没有太大差别,只是泛着淡蓝色的光泽,但在实验仪器下,它的威力就显现出来了,没有贴膜,也没有任何遮挡,在强烈阳光照射下,竟能阻隔95%的红外光,同时还能保持72%的高透光率,用150瓦红外灯照射30秒后,同样厚度的隔热浮法玻璃比普通白玻璃的温度低13摄氏度。
 
安永峰说,这种新型隔热浮法玻璃采用了独特的本体添加配方和工艺,通过在玻璃原料中加入有特殊光筛效应的稳态混合氧化物纳米陶瓷新配方材料,采用纳米陶瓷分散悬浮技术,使其具有高透光高隔热的性能,隔热效果较传统玻璃提升了40%。
 
值得关注的是,与美国的垄断产品相比,这项技术无需新建生产线,在传统玻璃企业的窑炉中添加复合材料即可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突破了工艺瓶颈,填补了国内技术的空白,刷新了世界纪录。
 
为何选择昆明?
 
以昆明为中心 辐射南亚东南亚
 
云南点开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张士海介绍,去年,云内动力集团对昆明平板玻璃厂进行了资产重组,组建了云南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并将整个厂区从黑林铺搬迁到了海口工业园区,但公司并不满足于简单的搬迁和入驻,而要实现产品升级转型。放眼整个市场,普通的浮法玻璃产能过剩,要打开市场,就需要一款革命性的产品,为此,他们瞄准了节能玻璃,将原来单纯生产浮法玻璃升级打造为以玻璃为载体的全国最大的节能玻璃生产基地。
 
安永峰介绍,此前,公司和云内动力就有合作,昆明有丰富优质的石英砂资源,但他们更看重的是昆明的区位优势和面向南亚东南亚广阔的市场前景。南亚东南亚地区气候炎热,高透光高隔热的节能玻璃非常适合当地气候,它能“吃”掉很多太阳热量,大大减少空调的使用。所以,他们将研发产品放在了昆明海口浮法玻璃生产基地的一号线上,计划以昆明为辐射中心,用3年至5年的时间覆盖我国西南地区以及南亚东南亚市场。此外,这种产品可以广泛使用于建筑行业和汽车领域,建筑行业需求量很大,汽车领域也非常适合。

(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 李思娴)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