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低调的电力辅助服务到底是什么?市场建设情况又如何?

   2017-11-27 中国节能网370
核心提示:近日,能源局印发《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工作方案》,一时引起行业热议。方案提出,要实现电力辅助服务补偿项目全覆盖,鼓励采用竞

近日,能源局印发《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工作方案》,一时引起行业热议。

方案提出,要实现电力辅助服务补偿项目全覆盖,鼓励采用竞争方式确定电力辅助服务承担机组,鼓励储能设备、需求侧资源参与提供电力辅助服务,允许第三方参与提供电力辅助服务。

那么,究竟什么是电力辅助服务?它对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有何意义?我们的电力服务市场建设到什么程度了?

今天,能力君来带你深八这个很重要但颇为低调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

01什么是电力辅助服务?

电力市场辅助服务是指为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除正常电能生产、输送、使用外,由发电企业、电网经营企业和电力用户提供的服务。这些额外服务包括调度、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频率控制、各种系统备用、稳定控制等。

电力辅助服务的需求由电力系统瞬时平衡的特性所决定。在不同的电力市场,由于电源结构、电网结构、负荷分布和负荷特性的不同,需要的电力辅助服务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02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建设情况如何?

原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于2006年11月印发《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电监市场〔2006〕43号)。按照该办法要求,各区域电力监管机构结合本地区电力系统实际和电力市场建设需要,陆续制订实施细则,组织实施并加强监管。

2014年,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积极推进跨省跨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机制建设工作的通知》(国能综监管〔2014〕456号),将跨省跨区交易电量纳入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机制范畴。

目前,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机制除西藏尚未建立外,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成,运行效果普遍较好,为进一步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奠定了基础。

11月1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通报了2017年二季度电力辅助服务有关情况。

2017年二季度,共收到各派出能源监管机构报送的全国除西藏、蒙西地区外30个省(区、市、地区)电力辅助服务情况数据,涉及电力辅助服务补偿的发电企业数量共2725家,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共14亿千瓦,补偿费用共28.19亿元,占上网电费总额的0.76%。

从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总费用来看,二季度电力辅助服务补偿费用最高的三个区域依次为西北、华东和华北区域,西北区域电力辅助服务补偿费用在上网电费总额的占比最高,为4.91%,华中区域占比最低,为0.2%。

从分项电力辅助服务补偿费用来看,调峰、AGC和备用补偿费用占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总费用的绝大部分比例,但各区域的补偿费用结构也有自身明显特征。

其中,调峰补偿力度以西北、东北最高,AGC补偿力度以西北、华北最高,备用补偿力度以西北、南方最高。总体来看,西北区域的辅助服务补偿力度最大。

从电力辅助服务补偿费用来源来看,主要来自分摊费用,合计24亿元,跨省区辅助服务补偿分摊发生费用合计0.2亿元,新机差额资金合计1.2亿元,考核等其他费用合计2.7亿元,无分摊减免费用。

03方案的推出基于哪些新情况、新背景?

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尤其是清洁能源发展迅猛,电源结构、网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系统规模持续扩大,系统运行管理的复杂性随之大大增加,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我国电力供应能力总体富余,煤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呈逐步下降趋势,局部地区弃风、弃光、弃水、限核和系统调峰、供暖季电热矛盾等问题突出,现行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办法的部分内容已经难以适应实际需要。

为深入落实电力体制改革各项措施,进一步还原电力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亟需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

04方案明确了什么目标和任务?

主要目标:

以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为核心,全面推进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7年~2018年):完善现有相关规则条款,落实现行相关文件有关要求,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公正公平。

第二阶段(2018年~2019年):探索建立电力中长期交易涉及的电力用户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分担共享机制。

第三阶段(2019年~2020年):配合现货交易试点,开展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

主要任务:

(一)完善现有相关规则条款

1.实现电力辅助服务补偿项目全覆盖

2.实现省级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调度的发电机组全部纳入电力辅助服务管理范围。

3.实现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力度科学化。

4.鼓励采用竞争方式确定电力辅助服务承担机组。

5.鼓励自动发电控制和调峰服务按效果补偿。

6.按需扩大电力辅助服务提供主体。鼓励储能设备、需求侧资源参与提供电力辅助服务,允许第三方参与提供电力辅助服务。

(二)建立电力中长期交易涉及的电力用户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分担共享机制

7.开展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中长期交易的地区,除了完成上述1-6条工作外,还应建立电力用户参与的电力辅助服务分担共享机制。

8.电力辅助服务参与主体增加电力用户。鼓励电力用户参与提供电力辅助服务,签订带负荷曲线的电力直接交易合同,并满足所参加电力辅助服务的技术要求,按与发电企业同一标准进行补偿,随电力用户电费一并结算。

用户可以结合自身负荷特性,自愿选择与发电企业或电网企业签订保供电协议、可中断负荷协议等合同,约定各自的电力辅助服务权利与义务。

9.电力用户参与电力辅助服务的方式:直接参与分摊电力辅助服务费用、经发电企业间接承担、购买发电企业辅助服务、自行提供电力辅助服务等。

10.直接参与分摊电力辅助服务费用方式:电力用户按照直接交易电费承担电力辅助服务补偿责任。发电企业相应直接交易电费不再参与电力辅助服务补偿费用分摊,由电力用户按照直接交易电费与发电企业非直接交易电费比例分摊电力辅助服务补偿费用。

11.电力用户经发电企业间接承担方式: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协商直接交易电价时约定直接交易电价包含电力辅助服务费用,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电费应继续参与电力辅助服务补偿费用分摊。

12.购买发电企业辅助服务方式:电力调度机构事先按照电力用户市场份额计算应该承担的电力辅助服务责任。电力用户通过自身资源履行电力辅助服务责任,不足部分向发电企业购买电力辅助服务来确保责任的履行。

13.自行提供电力辅助服务方式:用户根据系统运行需要调整用电曲线或者中断负荷作为电力辅助服务提供方。电力用户提供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费用应参照调峰、调频服务计算方式确定。

(三)分类型推进跨省跨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

14.推进国家指令性计划、地方政府协议跨省跨区电能交易辅助服务补偿工作。实现国家指令性计划、地方政府协议跨省跨区电能交易与市场化跨省跨区电能交易同一标准和要求参与电力辅助服务补偿。

15.市场化跨省跨区电能交易全面实施跨省跨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送出端发电企业纳入受端地区电力辅助服务管理范围,并根据提供的电力辅助服务获得或者支付补偿费用。

市场化跨省跨区送电发电企业视同受端电网发电企业参与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和考核。跨省跨区电能交易曲线未达到受端电网基本调峰要求的,按照受端电网基本调峰考核条款执行;达到有偿调峰要求的,按照有偿调峰补偿条款给予补偿。其余辅助服务项目原则上按照送端发电企业不能提供的情况处理,确能提供的,按照受端电网相应的补偿条款执行。

16.跨省跨区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按照上述7-13条执行。

17.跨省跨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费用随跨省跨区电能交易电费一起结算,相关电网企业应对结算工作予以必要的支持。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