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10亿多包裹一周送完 那些包装垃圾去哪儿了?

   2017-11-29 中国节能网290
核心提示:在各大电商巨额的成交数字背后,大量快递产生的快递包装同步攀升,如何处理这些包装物,减少环境污染,成了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据悉,

在各大电商巨额的成交数字背后,大量快递产生的快递包装同步攀升,如何处理这些包装物,减少环境污染,成了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据悉,我国正研究在电商、快递、外卖等领域推行绿色物流、绿色包装的实施方案。

      

11月27日,马云在微博上感谢了全球快递员,正因为这些快递员的努力,在双十一期间产生的10亿多个包裹,在1周内就全部送完了。

马云称:“菜鸟网络用了一周的时间送完,抵达世界各个角落,这是世界货运业的奇迹,更是商业世界协同合作的奇迹。这奇迹的背后是300万名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员。向你们致敬。”

然而,作为这次双十一的“衍生品”,海量的快递包装垃圾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势必给网购生态蒙上阴影。对此,马云也发表自己的看法:“未来的快递业,‘快’保证不输,‘绿’才能赢” 。他呼吁物流行业的所有参与者,关注和支持绿色包装,发展绿色物流。

根据国家邮政局最新监测数据显示,11月11日,主要电商企业全天共产生8.5亿个快递物流订单,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3.31亿件包裹。而从2012年到2016年的5年中,我国快递业务量从从56亿件飙升至312亿件,巨量的包装垃圾成为固体废物增量的重要源头。

据了解,目前中国快递业中,纸板和塑料的实际回收率不到10%,包装物总体回收率不到20%,以聚乙烯、聚氯乙烯为主要成分的塑料和胶带等最难降解,这些包装材料在自然界中,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能降解。

为此,环保部等十部门在“双11”前联合发布的《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中国可降解的绿色包装材料应用比例将提高到50%,平均每件快递包装耗材减少10%以上。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总工程师曲睿晶指出,包装物材料替代、点对点回收、建立绿色账户等措施,有利于提高包装物的回收率,但对于电商平台、快递公司及消费者来讲仅仅是开始,其示范性远远大于实际可操作性,离成为趋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在电商、快递、外卖等领域推行绿色物流、绿色包装的实施方案。征集筛选一批技术成熟、产业技术较好的可循环、可降解包装材料,在条件成熟的领域和行业推广使用。

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将要求电商平台、外卖规定平台和物流企业提供绿色消费的选择。同时,推进电商物流标准化,发展单元化物流,推广标准托盘、共享快递盒等可循环的物流设施等。

综上,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快递包装物的产生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快递包装垃圾分类准则——分类的标准及时确立,分类的规范及时出台,分类的行动及时跟进,极有必要。

网购物流和快递已经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而带来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共同面对,共同解决。我们呼吁,希望社会各界一起共同努力,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也使我们的环境更加友好。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