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环保板块的又一块金矿!厕所产业催生千亿市场

   2017-11-30 中国节能网940
核心提示:2015年,国家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厕所革命。通过两年的推进,厕所革命今年开始升级。有业界人士预测,未来三年,厕所产业将成为环保行业的

2015年,国家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厕所革命。通过两年的推进,厕所革命今年开始升级。有业界人士预测,未来三年,厕所产业将成为环保行业的新金矿,催生千亿元市场规模。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门为旅游系统推进的“厕所革命”工作点赞,要求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

 

据有关方面发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10月底,国家旅游局在全国已建设旅游厕所6.8万余座,并在《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中再次要求“从2018至2020年,全国计划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6.4万座”。

之前,中央财政已连续三年安排近18亿元专项资金,带动地方直接投资200多亿元。有业界人士预测,未来三年,厕所产业将成为环保行业的新金矿,催生千亿元市场规模。

厕所革命,最早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2015年,国家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内启动。通过两年的推进,厕所革命今年开始升级。

3月,国家旅游局发布《“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提出开展厕所技术创新工程,推动各地开辟“绿色通道”,在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加速厕所革命进程。

5月,在义乌召开的第四次全国厕所革命推进大会上,国家旅游局又发布了《厕所革命:技术与设备指南》,从技术特点、适用范围、建设和运营成本、应用案例等方面,对各类型生态环保厕所等进行了详尽阐释、说明,为各地提供了系统详细的技术指导。

同时,《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厕所分布由景区内向景区内外、由城市向城乡、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东中西全面均衡发展;大力推广厕所社会化、市场化管理模式。”意味着,未来生态环保厕所的设置不仅是点状分布,而是呈面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设置,市场规模扩张。

厕所革命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发展中国家公众生活品质,解决公共卫生问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演化,人们对厕所的传统认识被颠覆了,厕所的商业附加值被挖掘出来,出人意料地诞生一个庞大的市场,尤其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形成成熟的生态厕所产业链。

虽然厕所革命在我国提出较晚,但生态环保厕所以2008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已提前步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加上今年一些列的政策利好,厕所革命持续发酵,生态厕所产业链逐渐形成,市场当量也随之无限扩容、释放。

专家核算,根据占地面积的大小,生态环保厕所的造价单体成本在几十万到上百万元之间。未来三年,全国计划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6.4万座,仅厕所建设市场的规模就会在数十亿乃至百亿元人民币的规模。而厕所运营带来的市场当量可能更加诱人,规模更加庞大,若加上生态厕所的广告、零售、餐饮等商业附加值,市场规模不可限量。

按照国家旅游局的规划,厕所革命要商业化管理运营、市场化运维,在“旅游+”思维的催化剂作用,势必带动其他产业发展,造就一个新的商业链条。

据观察,参与这个链条的主要是高科技厕所的制造商、运维服务商,广告商,旅游产业的各类商家。但根据发达国家经验,专家建议引入本地消费商家和医疗服务商加入,为大健康等产业创造出更多富有魅力的机会。

仅从大健康产业的医疗体检为例,厕所革命就可能创造一些新的商业机会。如智能体检厕所,边如厕边检查身体,分析如厕者的尿液样本、量度其血压和体温,及用内置于地板下的秤度量人的体重。厕所所带的尿兜可检查尿液的糖分和温度,并配置一条臂带供量度血压。洗手间墙身有计算机屏幕,用于显示生理数据。

厕所革命与大健康产业的跨界融合,让医疗健康设备的生产制造商、医疗健康服务提供者、医疗大数据服务商同步受益,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国外科技巨头闻风而动,悄然将触角伸展到我过生态厕所产业中。在2017年世界厕所日暨中国厕所革命宣传日活动上,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中国代表处副主任凯思琳﹒沃尔什表示,希望能借此机会,进一步深入参与中国厕所革命,加强和拓展同国家旅游局以及各地方政府的合作,共同举办全球厕所革命推进活动,开展新型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盖茨基金会的热捧,显然“别有用心”,给业界留下了无比美妙的市场想象空间。让人遗憾的是,国内资本的反映相对滞后,行业内尚未见到他们的身影,目前布局行业的多是地方中小企业。若国内相关大企业能深度介入,或许会在行业引领、资源整合和标准树立方面,让千亿新金矿市场效应聚变。

当然,厕所革命发酵的这块产业蛋糕,并非人人有份。从国家旅游局的规划和指南中可以看出,新建、改建的环保厕所将不是普通的清洁卫生无异味厕所,“人性化、生态化、特色化、景观化、国际化、智能化”的新特点为行业准入设置了强大的技术壁垒和资本壁垒。

按照《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要求,新建和改扩建的厕所至少应具备新技术新材料环保生态等要求,在硬件材料、内部设施和功能上都具有较高的水平。

从国家旅游局获得的信息显示,未来三年,随着厕所革命的升级,科技提升行动速度加快,要求各地按照因地制宜、绿色环保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环境特征,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引进、推广厕所高新技术。

如根据《厕所革命技术与设备指南》要求,改建和新建中要不断创新循环水冲、微水冲、真空气冲、无水冲、可生物降解泡沫等技术。在气候寒冷、无上下水系统的区域,推广“源分离免水冲生物技术”“发泡式微生物降解节水技术”等生物处理技术,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在除臭杀菌技术方面,推广电子分解技术、光触媒技术、射线杀菌技术等,从源头上分解胺类化合物,消除异味,杀毒灭菌;在厕所建设材料方面,推广使用生态木、竹钢、彩色混凝土、玻璃钢、复合仿生材料等绿色环保材料,使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符合节水、节能、环保等技术要求。

技术壁垒提高了行业门槛,也为一些运营理念前卫、技术雄厚、能游刃有余地运用互联网思维的企业提供大展身手的舞台。

中国旅游智库秘书长、南开大学石培华教授认为,经过前期探索和厕所革命两年来的推进,一些条件成熟、市场运作经验丰富的地区,目前已形成“小厕所、大产业”格局,新金矿效益开始发力。个别地方在以商建厕、以商养厕、以商管厕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环卫搭台、企业融资、社会集资、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多元供给体系,形成了市场化、社会化的厕所建管长效机制。

石培华教授研究称,我国已形成五种生态厕所运营新模式:PPP模式、以商养厕模式、委托模式、认养模式、厕所+综合开发模式,多元推动,使厕所成为微型商业中心,培育出厕所产业链。

但作为一项公共事业,生态环保厕所不能简单地用盈利来解释。而且,厕所革命是高投资、慢回报、细水长流的工程,可能无法短时间内回本。

建厕容易,养厕难。厕所革命做好硬件只是基础,后续的市场化运营管理才考验商家的真本事。如果不创新运营模式,一直沿用传统人工管理模式,不仅成本难以下降,更可能因服务不到位而失去商业价值。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