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南水北调通水三年:逾30亿方清水润泽北国

   2017-12-21 中新社470
核心提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27日通水进京。北京市南水北调办主任孙国升认为,30亿立方米的进京江水,不仅增加了北京水资源总量,提高了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27日通水进京。北京市南水北调办主任孙国升认为,30亿立方米的进京江水,不仅增加了北京水资源总量,提高了北京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也使得城市居民用水条件得到改善。

自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后,源源不断的南水“北上”进京。目前,南水进京总量已突破30亿立方米,其中近七成用于自来水厂供水,京城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100万。这是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于19日通报的最新数据。

据北京市南水北调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27日通水,截至2017年12月19日8时41分16秒,北京累计接收丹江口水库来水达到30亿立方米,其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以上。

通报显示,在30亿立方米的进京江水中,有20.2亿立方米用于自来水厂供水,约占入京水量的七成;7.4亿立方米存入大中型水库和应急水源地,其中4.9亿存入密云、怀柔等水库,2.5亿存入地下水源地;2.4亿立方米用于替代密云水库补入中心城区河湖,有效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紧缺形势。

江水进京后,北京的人均水资源量由100立方米提高到150立方米,中心城供水安全系数由1.0提高到1.2,提升了城市供水保障,也为城市副中心、新机场建设和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了最基础的水源支撑。

通报称,南水北调供水范围基本覆盖北京中心城区以及大兴、门头沟、昌平、通州等部分区域,超过1100万人直接受益。当地民众普遍反映自来水硬度明显下降、水碱减少、口感变甜,饮水水质有明显改善。有充足的南水保障后,北京大规模开展了自备井置换工程,近三年已关停城区自备井330余眼,新增86万市民喝上了饮水安全和水质更有保证的自来水。

同时,在水资源战略储备方面,南水北调累计替代密云水库供水约22亿立方米,建设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后,累计向密云水库输水3.79亿立方米。目前,密云水库蓄水20.25亿立方米,还在不断刷新2000年以来的蓄水纪录。

通报数据显示,截至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调水已达108亿立方米。其中,北京分水近30亿立方米,占中线输水总量的27.78%;天津市分水24亿立方米;河南省分水40亿立方米;河北省分水14亿立方米。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