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全国碳交易市场将正式启动,这个市场是干什么用的?

   2018-01-09 中国环保网410
核心提示:目前的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内有两种交易类型,分别是总量控制配额交易和项目减排量交易,简单地说,前者交易的对象主要是指政策分配给各企业的配额。
据发改委正组织于 12 月 19 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全国碳市场启动。
 
在发布会之前,发改委还将召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启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电力行业)》 等相关政策。
 
碳市场实际上是对企业生产中碳减排总量进行交易的平台。1998 年,84 个国家在京都签署《京都议定书》来致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其中 6 种被要求排减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CO2)减排量要求最多,所以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为计算单位,通称为“碳交易”。
 
2014 年 11 月,中美两国发布联合声明,在 2030 年左右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将达到峰值。此前,中国的碳排放以年均约 8% 的速度增长。声明意味着在接下来的 15 年内,碳排放的增速要逐渐降到 0。
 
在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已经试点了将近 6 年。 2011 年,国务院就出台《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北京、天津、上海、湖北省等七个省市展开了试点工作。
 
目前的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内有两种交易类型,分别是总量控制配额交易和项目减排量交易,简单地说,前者交易的对象主要是指政策分配给各企业的配额。
 
在交易市场内,减排成本高的企业可以通过购买其他企业富余碳排放权配额或自愿减排量的方式,从而以最低成本完成减排目标。同时,碳债券、碳资产证券化和碳基金等碳金融衍生产品也可以在市场内进行交易。
 
2011 年底,在国内七个省市试点的碳交易市场中包含了电力、钢铁、水泥等多个行业传统行业。但在最新启动的全国碳市场内,首批仅纳入发电/供热行业。
 
根据中国碳论坛统计,电力行业将被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预计为 35 亿吨,占该行业排放总量的 74%。由于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全国排放总量中占比较大,即使仅纳入电力行业,全国碳市场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将占到全国排放总量的 39%。
 
通过碳定价来控制减排,目前被认为是相对有效的方法。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NSCS)、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ERI)、能源创新机构(Energy Innovation)进行的建模分析表明,到 2030 年,在实施碳定价(定价为 63 元/吨)的情况下,碳排放量将比常规情况减少 27.49%。
 
目前中国碳交易试点的市场碳价上下波动,但大多时间维持在每吨 30 元左右。国家发改委副司长蒋兆理曾表示,现阶段企业付出的碳排放成本较低,随着全国统一碳市场启动后,200 元至 300 元每吨的价格才能让企业感受到碳排放的压力。
 
但并不是全国碳市场开启后就会立刻对碳排放量产生较大影响。
 
一方面,长期以来,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罚金标准过低。15 年新的《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企业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单笔最高罚款上限为 100 万元或按日累计计算罚款。而对于企业来说,升级设备和生产线来保证排放标准的成本远超罚金。
 
另一方面,明年开启的全国碳市场主要是进行系统建设、试运行、开户、模拟交易等一系列工作,进而完善相关的机制体系,正式的交易有可能要到 2019 年才开始进行。
 
同样碳排放量非常高的美国在 2001 年宣布退出《京都协议书》,而 2015 年同样退出巴黎气候协定。退出环境协议和反对设置全国性碳排放总量的理由是影响了在美国政界有较大影响力的美国能源企业的利润。
 
但美国市场化的企业自愿减排机制逐渐在发展,2005 年,美国康涅狄格等 7 个州签订了区域温室气体倡议(RGGI)框架协议。规定了签约各州温室气体排放上限,即到 2018 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 2009 年减少 10%。从 2009 年开始,RGGI 控排企业实际 CO2 排放总量就已经比初始配额总量低 35.1%
 
加州等西部 7 个州和加拿大中西部 4 个省则在 2007 年 2 月签订了西部气候倡议(WCI)建立包括多个行业的综合性碳市场,希望实现 2020 年比 2005 年排放降低 15% 的目标。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