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垃圾分类招不在多,管用就行

   2018-02-27 中国节能网28050
核心提示:近年来,类似的“招数”有很多,如北京的“干湿分离”法、济宁的“环保屋”、上海的“垃圾分类大作战”手游等,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最直观的方式让公众学会最简单的办法,这些都值得学习借鉴。
  近年来,随着垃圾分类制度的深入推广,公众意识逐步提升,垃圾分类已开始走进基层、走进农村。但囿于长久的生活习惯的影响,以及对垃圾分类常识知之甚少,在我国不少农村地区,垃圾分类仍有不少“障碍”未清,其中最亟需解决的就是教会村民如何将垃圾分类投放。在这一点上,浙江省金华市无疑作出了表率。

“会烂不会烂、能卖不能卖,垃圾分类一点都不难。”这是琐园村孩童都能脱口而出的垃圾分类“秘诀”,也是金华市农村垃圾“二次四分”法的“精髓”所在。
 
  所谓“二次四分”法,指的是农户把垃圾按“会烂”和“不会烂”进行分类,将“不会烂”的垃圾再按照“好卖”“不好卖”的标准进行二次分类。村保洁员在农户分类基础上,再依次将分好类别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置。
 
  通俗易懂的分类标准、简单易行的分类方式,构成了金华市农村垃圾分类处置的“主脉络”。无需太多的宣传,也无需过多的投入,简单一句口诀,就已经让村民懂得如何将垃圾分类。
 
  俗话讲,“招不在多,管用就行。”推广垃圾分类,少不了公众的积极参与,少一些复杂的办法,多一些“接地气”的实招,其实更能取得实效。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给村民讲再多的分类细则、分类办法,其实还真不如“二次四分”法一样,一句话、两个桶,就解决了所有难题。
 
QQ截图20180227090257

近年来,类似的“招数”有很多,如北京的“干湿分离”法、济宁的“环保屋”、上海的“垃圾分类大作战”手游等,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最直观的方式让公众学会最简单的办法,这些都值得学习借鉴。
 
  人有千种,事有百态。各地方或有不同习俗,但垃圾分类的目的终归一样。各地方政府都应多一些“接地气”的群众思维,少一些“一刀切”的简单推行,多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有针对性的垃圾分类办法,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公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构建起长期可持续的垃圾分类模式。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