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徐和谊:普及新能源汽车必须优先解决充电难题

   2018-03-07 中国节能网49240
核心提示: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行业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在迎来市场持续火热的同时,行业的未来发展也备受关注。时值两会期间,记者了解到,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今年的提案聚焦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议加快基础充电设施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
 
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行业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在迎来市场持续火热的同时,行业的未来发展也备受关注。时值两会期间,记者了解到,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今年的提案聚焦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议加快基础充电设施建设。
 
该提案指出,2014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了从政府示范运营起步,到不断向私人购车靠拢的蓄势阶段,市场已从导入期迈向快速发展期,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到一个电动化转型的新时代。
 
徐和谊分析称,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的蓬勃发展,电池生产和制造的成本不断下降;另一方面,我国电力改革带来的电价下跌已成大势所趋,但油价基本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上述两因素叠加将导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新能源汽车被业内看成是大势所趋,但也有多位车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充电慢”、“充电难”的问题,仍是影响其购车的重要考量因素。“配套的基础充电设施没有普及,买了电动车充电不方便”成为了不少车主的顾虑。
 
对此,徐和谊认为,当前充电桩建设和服务未能跟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节奏。在他看来,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汽车,必须优先解决其充电的后顾之忧,只有让加电比加油更方便,才能促使新能源汽车科学健康发展。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为172.9万辆,纯电动乘用车保有量约80.1万辆,全国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21.4万个。以此来看,这距离我国提出的2020年新增480万个充电桩(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车充电需求)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在徐和谊看来,目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
 
一是场地难,国内小区普遍车位紧张,专用停车位更加稀缺。而小区私人充电桩建设要和专用停车位管理配套。公共充电车位和私人充电车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燃油车占用现象。同时,换电站建设相比充电桩建设审批,市区场地审批难度更大。
 
二是扩容难,由于已建小区的供电增容所需费用较大,私人充电桩安装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这也需要各方尽快去推动解决。
 
三是协调难,充电桩的建设需协调电力公司、物业公司、充电桩安装公司与城管等多方面的机构,存在着协调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
 
四是管理难,车桩生产企业众多,运营商平台费用结算互联互通的水平比较低。同时由于布局不合理,维护不到位,部分地区出现了不少故障和僵尸桩。
 
而针对上述情况,徐和谊在此次提案中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建议动态规划和布局充电设施建设蓝图。加快研发先进的充电技术;做好配套供电设施改造升级;进一步编制、完善新建居民住宅、公建配套停车场(库)建设规范、标准。科学估算车库、车棚负荷需求,并据此提高配套供电设施设计标准,为新建小区预留充电设施、管线桥架、配电设施、电表箱安装位置及用地。
 
二是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作为政府专项工作。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能源)、工信部牵头,设立专门的联席协调办公机构,建立协同推进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完善配套政策,推进充电设施建设。
 
三是建议加快充电运营服务费用规范化及后台结算系统联通。由行业机构推动构建充电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平台,统一信息交换协议,有效整合不同企业和不同城市的充电服务平台信息资源。
 
四是建议对充换电的新业态给予政策支持,包括场地报批、资金支持等。特别是“换电服务”,商业模式为“车电分离+电池租赁+套餐计费+互惠共赢”,可以实现车辆全域无间续航,让电池得到全面的管理,使电池价格做全局的价值共享。
 
“目前,充电设施供应商的盈利能力还比较弱,必须通过创新促进形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建议政府部门对充换电的新业态给予政策支持,对城区充换电设施建设用地的审批予以支持,并根据实际予以资金支持。”徐和谊在提案中表示。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