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北京市“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

   2018-03-30 中国节能网89570
核心提示:3月29日,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局长方力表示,2017年北京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但大气污染源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污染主体已由大中型污染源向移动源、生活源转变,治理难度加大。
        北京大气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意味着污染减排空间进一步收窄。随着污染主体已由大中型污染源向移动源、生活源转变,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难度加大。在新一轮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下,北京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深入挺进。
 
QQ截图20180330205516
 
  3月29日,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局长方力表示,2017年北京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但大气污染源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污染主体已由大中型污染源向移动源、生活源转变,治理难度加大。
 
  从大气污染扩散条件分析,2017年气象条件整体有利,北风频率较高,利于污染物扩散。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每立方米58微克,优良天数为226天,同比增加28天,圆满完成国家“大气十条”下达的任务。北京大气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意味着污染减排空间进一步收窄。
 
  排放强度大,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的主因。加之整体区域环境容量有限,环境质量与国家标准要求、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方面,北京市拟依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从短期发展看来,京津冀区域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交通结构不会根本改变,北京的环境治理依然任重道远。火电、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等行业,仍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
 
  根据生态环境部相关文件,“2+26”城市于3月1日起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2018年,北京市将继续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500家,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减排。
 
  随着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治理不断深入,大气污染源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对此,北京市将发布新一轮北京地区的PM2.5来源解析结果,同时推进大数据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在环境监测、评价以及固定源和移动源管理方面的应用,开展“生态环保大数据工程”系统建设。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并重,打造现代化的环保精细化管理体系。
 
  由大中型污染源向移动源、生活源转变的污染主体,大多具有点多、量大、面广的特征。在此背景下,北京市将推进低排放区扩展到全市域,继续开展“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行动。
 
  今年,北京市分区设定PM2.5浓度下降目标,各区的PM2.5浓度进一步细化、具体化。为改善城市环境,北京市继续推进全市拆违腾退土地留白增绿,加大森林、绿地、湿地的建设力度。
 
  紧抓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实施重点行业的提标改造,是污染排放总量削减的重要途径。依据《北京市蓝天保卫战2018年行动计划》,今年实施环保技改工程和污染源达标排放行动计划。2018年,北京市将继续聚焦PM2.5污染问题,以治理氨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为重点,更加注重法治、精治、共治,突出精细化管理,推进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
 
  以环保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在新一轮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下,北京市将通过管控高排放重型柴油车、研究制定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环保技改工程,继续压减燃煤,基本实现平原地区“无煤化”,构建“管发展、管生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大环保”工作格局。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