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环保税改革:涉及到税收和企业利润等经济问题

   2018-05-04 中国节能网92300
核心提示:严格说,环保问题属于社会问题,但是涉及到税收和企业利润等,这个问题也将变成一个经济问题。
1、环保税改革
 
近期,小编发现身边很多小区开始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各地环保部门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民众主动参与。随着垃圾分类理念的深入社区,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和鼓励,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有积极影响。
 
最近这些年相信大家感觉到整个社会对于环保问题的重视。国家把“污染防治”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铁腕整治了一大批重污染的化工企业;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城市把汽车“限号限行”作为常态;全民参与“网上种树”的公益活动,身边很多朋友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收集“能量”,为的就是能够在沙漠中种下属于自己的树。
 
不过影响最为巨大的措施之一,当属2018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由过去的排污费升级为环保税。它的征收情况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税务开支,更关乎生态环境的保护。
 
 
QQ截图20180504062911
 
严格说,环保问题属于社会问题,但是涉及到税收和企业利润等,这个问题也将变成一个经济问题。
 
2、自由市场带来环保问题吗?
 
身边很多年长的朋友总是会回忆以前的青山绿水、清洁空气。确实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环境污染问题几乎不存在。改革开放激活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特别是自由市场经济充分发挥了人们发展经济的主观能动性,在利润的驱动下人们开山采矿、建立工厂、任意排污。
 
环保人士有时会把自由市场视为环境的敌人,是自由市场激发了人们破坏自然和污染环境的欲望。其实,大家可以发现相比发展程度高、市场导向的国家,发展程度低、市场机制差的国家的环境污染更为严重。很多发达国家在最近几十年,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其环境质量水平也有有所改善。
 
自由市场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环境问题;但是在经济发展程度高的自由市场中,也会合理配置资源投入环境治理和环保法制建设等领域,反过来会促进环境更好地改善。
 
3、“污染经济学”
 
我们讨论“污染经济学”,首先介绍个自由市场经济中核心概念“外部性”。
 
“外部性”,指在直接的买家和卖家之外,有第三方直接受到了这笔交易的影响。自由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是基于买家和卖家会根据自身的最佳利益而行动,但是当市场交易对第三方(没有选择涉入交易)不利时,主张自由市场会使所有人都受益的观点就不成立了。
交易的“外部性”可以带来正面影响,也可以带来负面影响,而污染问题往往是负外部性的。在不受约束的市场交易中,厂商只注意生产商品的私人成本,至于社会成本是不用支付的生产成本,因此厂商也不会把这种社会成本纳入考虑范围内,即如果排放污染物不必花费一毛钱,那么厂商就会排放更多的垃圾;但如果必须付费或交税才能处理垃圾,厂商处于成本的考虑必然会想办法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样,与污染相关的公共政策会让那些制造污染的人或者企业正视问题,把污染成本纳入考虑范围。
 
4、环保问题解决需要自由市场
 
一开始解决环保问题,一般很难依靠污染人或企业自发的主动性来重视这个问题,所以早期都需要政府介入。
 
政府参与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采取“命令和控制”这类的管制政策,来规定可排放污染物的最大量。早期发达国家的环保规章制度都是采用这样的思路。例如改善空气质量,强力推广无铅汽油;解决水质污染,利用公共资金建立更多的污水处理厂等。
 
不过“命令和控制”的环保规章制度有一些显著的缺点。首先是,管制者也会考虑产业利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本地经济增长不会全力执行国家的环保政策;其次、命令和控制的标准通常是无弹性的,在实际执行中难以灵活适应具体情况,也无法奖励企业从一开始就避免污染或者激励企业采取主动把污染减少到法定标准之下的创新技术。
 
所以,和依靠自由市场经济才能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一样,环保问题也需要遵循市场导向的作用来制定环保政策。这些政策需要依靠市场激励来运作,而非采取强制命令性措施。
 
QQ截图20180504062959
 
第一种政策就是本文最开始提到的对生产者每单位的污染征收环保税。这种环保税对减少污染有明显的激励作用;而且可以经历企业持续寻找减少污染的方法,而非只是把污染量刚刚减少到法定标准处。所以这个方法有很高的弹性,允许企业自行决定进行污染减排的最佳方法。
 
第二种市场导向的环保政策是“可交易许可”制度。可交易许可给污染者排放某种污染额度的法律权利,且通常获得许可的污染量会随着时间递减。如果污染者排放的污染量未超过许可额度,那么剩下的额度就可以通过交易卖给别人;如果新的生产者进入市场,它必须从现有的厂商那里购买污染额度。关于这项制度,大家应该熟悉的我国某些地方试点建立碳排放体系,碳交易发展起来后,企业就会积极地节能减排,碳市场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可以用于治理环境问题。
 
第三种市场导向的环保政策就是以财产权做激励。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的空气、水、森林等资源往往属于公共产品,它们不属于任何人的产权,每个人消费也不需要支付成本,这样人们也不会有保护的动力。假如我们把一片森林的30年产权划入某个企业,允许企业利用这片森林用于观光旅游,这样森林环境的整体改善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润,这样就促进企业有充分的经济理由来保护森林。
 
环保问题是关系到每个人生活的社会问题,不能靠纯粹的行政命令,必然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同时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务实的经济思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必须允许一些污染,不管采取什么政策治理污染问题,合理的政策说到底就是要平衡生产效益和污染成本的关系,即让生产的社会成本和生产效益彼此平衡。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