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低碳节能丨了不起的“内循环养鱼”

   2018-06-11 中国节能网2980
核心提示:淡水养殖业是我国渔业发展中的重点,其产量在水产养殖中逐年呈上升比率,淡水养殖作为水产养殖中的重点;过去传统的密集型养殖方式暴露了诸多弊端——水质难以调控、饲料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病害频发限制了淡水养殖产业的发展。
淡水养殖业是我国渔业发展中的重点,其产量在水产养殖中逐年呈上升比率,淡水养殖作为水产养殖中的重点;过去传统的密集型养殖方式暴露了诸多弊端——水质难以调控、饲料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病害频发限制了淡水养殖产业的发展。
 
低碳节能丨了不起的“内循环养鱼”

近几年池塘内循环养殖在国内逐渐兴起,池塘内循环养殖低碳环保,省时省力,成本低效益高,得到业内高度认可,传统渔业模式正在逐渐向低碳环保的“内循环养鱼”模式发展。
低碳节能丨了不起的“内循环养鱼”

什么是“内循环养鱼”?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封闭的池塘里建一套流水养殖系统,通过机械的推动,特定的曝气装置实现养殖系统内高密度养殖,采用机械的方法,清除养殖固体排泄物,保证养殖水体的清洁与水质良好,采用全智能的系统控制方案,实现渔业生产的安全可控,轻松智能,在保证养殖高效益的同时,实现对环境污染物的零排放的一种全新渔业生产技术。
 
低碳节能丨了不起的“内循环养鱼”

在简阳市三堰村,当地的村民们就正在采用“内循环养鱼”模式。可以看到的是,这里的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借鉴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理念,将传统池塘的“开放式散养”变为“集约化圈养”,使“静水”池塘实现了“流水”养鱼。
 
低碳节能丨了不起的“内循环养鱼”
 
该养殖模式是在池塘中的固定位置建设一套小面积养殖系统,主养鱼类全部圈养于系统内,系统外的池塘面积用于净化水质,以供主养鱼类所需。养殖系统前端的推水装置可产生由前向后的水流,结合池塘中间建设的两端开放式隔水导流墙,使整个池塘的水体流动起来,达到流水养殖的效果。
 
低碳节能丨了不起的“内循环养鱼”

鱼儿们的胃口好,当然排泄功能也好。这么多的鱼圈养在这小小的水槽里,排泄出来的大量粪便又怎么处理呢?别急,接着看。
鱼类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会随着系统内水体流动,通过废弃物收集装置,将残饵粪便从系统中移出。再经过工人们每天一次对池塘进行清淤,鱼塘自然会变得干净清洁。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清淤排放出来的污水,因为混合了大量的鱼类排泄物,因此是一种很好的肥料,用抽水机将其抽取以后,可以用来浇灌粮食庄稼,让它们能够茁壮成长,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一举两得。
 
低碳节能丨了不起的“内循环养鱼”

“内循环养鱼”的技术模式符合我国渔业对节水、节能、生态、高效的发展要求,在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及渔业增效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目前,这样的循环系统合作社还在增建。工地上,这套系统的每个工作环节都一目了然。池塘内循环养鱼的8大优势,也让人难以忽略。
1)实现养殖系统内每立方米生产100-150公斤商品鱼,成活率92%以上,生产成本降低35%以上。
2)实现养殖除水温以外全程可控:鱼类生存的pH、NO2-、NH3、H2S等全部可控。
3)实现养殖周期可控。
4)降低饲料系数。
5)大幅减少渔药使用,实现水产品质量安全可控。
6)有利于多级轮养、多品种单养于同一大池,利于资金周转。
7)实现零排放,实现水产养殖对环境零污染,改善鱼肉品质。
8)管理面积大幅减少,为实现智能化渔业创造了先决条件。
 
低碳节能丨了不起的“内循环养鱼”

通过低碳高效的“内循环养鱼”模式,有利于节能减排,安全养殖,资源循环再利用;实现退渔还湖,为成都市打造“生态循环”渔业奠定基础;同时记录收集相关产量和水质指标数据,形成完善的技术资料,对于该模式今后在成都市的示范推广和促进成都市渔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